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在电力改革主导权易手以及媒体舆论质疑的双重压力下,国电公司十分忧虑,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首先,国电公司改变了其万事不求人的一贯态度,开门求声,于2007年7月12日召开了“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研讨会”。
第二,进一步邀请课题组和专家进行论证。于是,我在2000年9月3日国电公司召开的党组会议上,做了关于《国电公司近期改革与发展方案设计》的报告,提出了国电公司面对非议应该“守正出奇”,厂网彻底分离,组建国网公司,在资本市场实现电网新生,抢占改革制高点等一系列有创新性的主张,这都在本章有所论述。
不仅如此,2001年4月,国电公司还主动到系统外的广州开会。鉴于社会上对国电公司的非议和误解,谢松林副总经理希望我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写一篇文章,以正视听。《国电公司生存的理论基础与近期发展建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表的,它为国电公司或国网公司生存和发展以及推进全国一张大网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始料未及的是,这篇文章也给我带来了非议……
第一节 国电公司终于开门求声
2000年5月王骏《令人沮丧的电力改革》一文发表后不久,以国家计委为主导的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电力改革的主导权从国电公司转到了国家计委手上,69号文的颁布又冻结了国电公司对内对外的各种资产重组、对外合资、融资上市等涉及所有资产转让的资产经营活动。此时,丧失了电力改革主导权的国电公司,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同时,媒体配合电力改革质疑国电公司垄断,应予拆分的声音越来越大。面对领导和舆论双重压力,多少年来自我封闭、万事不求人、不善言辞的国电人,不愿也不知如何应对。记得当时谢松林副总经理曾对我说过:“面对这一切,对立、辩论不可取。我们要做的只有顶着压力进一步改革,既要负责电网安全,还要保证经济效益,更要保护国家财产和企业员工不受损失,要用我们的业绩给予回答,同时也应该与社会各界沟通,广泛听取各界对电力改革的意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0年7月12日,国电公司在人民大会堂海南厅召开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研讨会。在我印象中,这是国电公司第一次召开听取社会各界改革意见的会议。实际上,这也是我与国电公司同行五年中唯一的一次。会议由高严主持,他希望大家对国电公司改革积极献策,多提批评建议。我记得与会者有北京大学萧灼基、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金锫等人。
我在会上第一个发言,在给予国电公司召开这样一次会议,首开开门办公司之先河的高度评价后,我说道,改革是大势所趋,关键是如何改,当前厂网分开是共识,大家没有争议,关键是电网该不该分拆,我主张必须尊重电力产品和产业的特点,作为自然垄断行业的输配电网不属竞争领域,全国联网仅是搭建市场化竞争的大平台,电网越大越经济,越大越安全。无论电网分拆的自由化还是私有化,均应三思而后行。
金锫的发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说:“电网拆分了就能打破垄断么,电网是自然垄断环节,不属竞争领域,应该无人质疑,因此,为了打破垄断而拆分电网,不过是把大垄断变成了小垄断,事实上,小垄断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比大垄断更坏。”
与会者普遍赞成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而不赞成对电网的盲目拆分。
最后有一幕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萧灼基教授因事提前离开,他走到了会议桌对面的高严身边告别,高严由于患有严重的腰病,竟连起身都做不到,只有坐在椅子上和萧教授握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