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导语:本书真实描绘了一批中国电力人以及讲述了中国电力改革的历程。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赖正确的改革方法论,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安全出发,从大国崛起的中国梦出发,跳出简单把国家电网拆分并私有化的狭隘思路,走出一条在法人所有权背景下,在保持国家电网整体化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化重组走上现代公司制度的创新之路,通过资本市场和公众公司的途径实现中国国有企业的凤凰涅槃,让电力、铁路这样的国家基础产业像大船慢掉头那样平稳地在市场化海洋中实现转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必须以这些基础产业的平稳转型为基础。
目录如下:
第一节序曲——农电管理局挂牌之难
第二节导火索——二滩事件始末
第三节揭幕——《令人沮丧的电力改革》
第四节电网中是否隐藏着超额垄断利润
第五节我们最应该反什么样的垄断
第六节对妖魔化电力的非议
第一节:序曲——农电管理局挂牌之难
2000年1月,正当国电公司踌躇满志地按自己的四步走战略推进自身变革以向现代大公司迈进的关键时刻,出现了农电价格居高不下,农民抱怨,矛盾突出,领导指示要求国电公司代行农电管理职责的难题。国电公司对于接不接农电管理局这块牌子而重新回到政企不分的老路,处于两难境地。
一、“三分天下”的农电乱局
我国通常按行政区划把县级以下的电力供应和消费称为农电。在改革之前,我国的农电管理体制极其混乱,各个地方各自为政,缺乏一个全国统一的农电管理机构。
按照企业资产关系、管理关系和电力交易关系的不同,当时在我国近2500个县级农电单位中,大体可分为三种模式,即直供直管模式、趸售模式和自供自管模式。
所谓直供直管就是省电网公司直接管理县级农电企业,县供电企业是省电力公司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人、财、物由省电力公司直接管理,其配电网资产主要属于中央财政。
自供自管就是在一些水力资源比较发达的地方,县里不仅有自办的小水电厂,而且还有独立小电网,逐渐形成了发供电一体化经营的县供电企业,这些小电网与大电网不联网,自己独立运行。
而趸售模式则指的是各趸售县有自己所有的供电公司,它从国电公司所属的省电力公司那里把电按批发价买过来,然后再卖给本县的消费者和用户。
趸售县及自供自管县供电企业,其配电网资产主要属于地方财政。
在国电公司成立的1997—2002年间,我国县级农电管理的三种模式大致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即在全国约2500个县级供电企业中,由国电公司所属各省电力公司直供直管的有760个左右,由地方县级所属采取趸售方式供电的有1040个,而由地方县级所属采取自供自管模式供电的县级供电企业则有600多个。
二、农电价格居高不下
“三分天下”的农电格局管理体制分散,导致电力这样一个国民经济和民生刚性需求的产品,其农电价格远不像城市居民用电价格那样实行统一管理,这导致一是各地农电价格差异大,二是普遍价格水平较高。当时城市用电只有0.4元左右,而农电的平均价格却高达0.67元,个别管理不善的地方甚至出现过1元1度的电。农电价格高于城市,农民意见很大,矛盾非常突出。农电价格的居高不下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
首先,农网投资成本高,设施简陋。农村居民点分散,农供电半径长、负荷密度低,从110千伏等级到各村,设备线路都要自己解决,投资成本非常高。农村电网建设往往因陋就简,加上管理不善、设备陈旧,导致线损很高。其次,农电管理层级多,层层加价。农村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村电工对农户卖电,售电中间环节太多,这是农网改造前电价居高不下的症结之一。第三,“以电养人”现象突出。农电管理机构臃肿,人员乱进造成严重超编,“以电养人”的现象普遍存在。第四,偷电漏电现象严重。农村偷电很难控制,一般能占到农村电量的15%左右,有的甚至高达40%,偷的电最后都加到了农民头上。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抬高了农电价格,加剧了农民的用电负担,阻碍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引起广大农民日益加剧的不满情绪,亟需解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电改革拉开了序幕。1998年10月,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简称“两改一同价”)的战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