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已筹备两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未能赶在2011年结束前出炉,原因在于“需要再度修改。”
昨日,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在“2011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工信部牵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上报了国务院,国务院也开会进行了审议,规划还要修改。”对于规划何时出台,他表示并不知晓。
与此同时,与会的多位专家建言,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应以电池为依据来规划电动汽车发展,加大电池产业的规范和引导,加快建设标准体系和检测评估体系。
电池决定电动车命运
杨裕生表示,电池是决定电动汽车性能的第一要素。“关于‘十二五’产业化任务,就是要用好和提高现有的各种电池,首先应大力发展微小型纯电动汽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向记者表示,过去十年,汽车企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与国家战略没有完全合拍,价格和成本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最大障碍。其中,电池成本价格决定电动汽车的命运。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赵波介绍说,目前国内企业的电控、电池、电机领域,在满足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用方面还有很大差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问题,现有电池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不足以及产品循环寿命不长等因素都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而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技术处处长彭红兵看来,电池的标准体系和检测评估体系的建设,是支撑行业发展的基础,但目前是相对薄弱环节。
全球电池市场近千亿美元
事实上,中国的电池产业正在磕磕绊绊中快速前进。
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指出,2010年国内生产锂离子电池约16亿只,占全球产量32%。从全球的市场份额的变化看,韩国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增大,日本的市场份额则在萎缩。
彭红兵指出,从发展方向来看,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已开始面向未来新的市场需求,向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方向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电池在全球的发展空间也极为巨大。据彭红兵介绍,从未来各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电网发展以及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看,消费领域的锂电池市场规模接近300亿美元,动力领域的锂电池市场规模也接近300亿美元,储能领域则可能突破300亿,总体来说电池市场空间将在800亿到1000亿左右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