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频频合资却不占控股权 GE为何在中国改弦更张?(6)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网    2013/8/2 8:56:47  我要投稿  
关键词: GE西电华电

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也能令GE举步维艰。就比如说,中国基层电压常常不稳定,从而致使GE的设备死机或损害,而中国本土企业却对此十分了解,从而在设计产品的时候稍微改变电路就能获得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伊梅尔特等GE高层远离中国市场或许不能深入的理解这种差别,其以美国、德国的客户为依据甚至都无法想象到中国顾客的需求。然而,陈向力,一个对中国市场有深刻认识的中国人,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了GE在中国的困境。

如陈向力对《中国机电工业》所言:

“回想以前上百年,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研发中心来做产品。我们当然也会去和客户交流,但所有技术层面上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我们自己做。做好了以后推出给客户,问‘这是不是你要的?你愿意花多少钱买?’”

“在成熟市场,石化、钢铁等企业都有很强的工程能力,它们能够把不同公司的技术拿来自己集成,而中国企业在消化和集成技术方面能力较弱。这样,我们要提供的就不能只是一项技术或一个设备,而应该是一个系统解决方案。换句话说,在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与客户进行更多的互动,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

“中国的市场需求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说我们花了五年,做了一个非常好的东西,结果这是别人三年前的需求。我们经常看见,小快灵的企业,产品做的不是特别好时就拿出去。GE国外的客户决不能接受GE做出来的产品有缺陷,但国内客户就可以不要求那么完美。他们希望先有个东西在手上试一下,他们对这个模式比较接受。”

也就是这些原因,陈向力努力在做的事实际上就是将过去GE以自我为中心的创新方式转变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开放式创新。”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就能理解这一转变的重要性。如果说与大国企的合资是GE从生态链的中间往一端的努力靠拢,那么“开放式创新”则是GE从生态链的中间往“小快灵”这一端靠拢的尝试。

其实,这也不是GE一家企业的问题,所有跨国公司在中国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某一天,当中国企业深入国际化后也会遭遇同样的难题。在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地区与总部的权责问题。陈向力应该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其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我们也得冒一些风险。你不能说什么事情都要领导批准了才去做。有时候,需要我们做实事的人有一定的勇气,敢于担当。”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