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中电联发布中国新能源发电发展研究报告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电力报    2012/3/13 11:50:15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趋加大,迫使世界各国不得不认真考虑并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本研究报告中,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潮汐能例外),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对我国而言,积极促进新能源发电,节约和代替部分化石能源,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电力行业及其制造行业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1年底我国并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159万千瓦,发电量达到933.5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2885万吨,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020万吨、二氧化硫62万吨、氮氧化物27万吨。与此同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方责任不清、缺乏统筹规划、项目审批缺乏协调、基础管理工作滞后等深层次问题,造成了并网难、风电出力受限以及故障多等现象,需要通过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加快予以解决。

本研究报告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重点,旨在摸清我国新能源发电开发潜力、开发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合理的规划目标和布局安排,提出促进新能源发电科学发展的具体建议。

一、开发潜力及特点

(一)开发潜力风能资源储量丰富。根据中国气象局第四次风能资源普查结果,我国离地50米高度陆地上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23.8亿千瓦,近海5~25米水深范围内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约为2亿千瓦。“三北”地区(华北、东北和西北)以及东南沿海地区、沿海岛屿潜在风能资源开发量约占全国的80%。我国已经规划了8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据估算,1971~2000年我国陆地表面年均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相当于1.7万亿吨标煤。太阳能总辐射资源分布特征是西部大于东部、高原大于平原、内陆大于沿海、干燥区大于湿润区,根据接收太阳能总辐射能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四类地区。我国直接辐射年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总辐射基本一致,内蒙古西部、青海中部、西藏西南部是直接辐射资源最丰富地区。

生物质。我国生物质原料资源的年产出8.99亿吨标煤,其中有机废弃物年产出4.74亿吨,边际性土地年产出4.25亿吨。

地热能。我国地热可采储量约4626亿吨标煤,占全球总量的7.9%。我国地热能发电开发潜力582万千瓦。

海洋能。我国波浪能资源量为1285万千瓦,潮汐能资源量为1.1亿千瓦,潮流能资源量为1.4亿千瓦,温差能资源量可达13.2亿千瓦~14.8亿千瓦。

(二)新能源特点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新能源是绿色可再生能源。我国新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资源分散、能源密度低,发电出力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发电上网电价较高、经济性较差,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带来影响,对系统运行调度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取得的成就

(一)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200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根据中电联快报数据和初步分析,截至2011年底,全国并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15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89%,其中:并网风电4505.11万千瓦,约占并网新能源发电装机的87.33%;并网太阳能光伏装机214.30万千瓦,约占4.15%;并网生物质发电装机436.39万千瓦,约占8.46%;地热能发电装机2.42万千瓦,海洋能发电装机0.6万千瓦。

2011年,我国并网新能源发电量933.55亿千瓦时,约占总发电量的2%,节约标煤2885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020万吨、二氧化硫62万吨、氮氧化物27万吨,其中:并网风电发电量为731.74亿千瓦时,约占并网新能源发电量的78.38%;并网太阳能发电量9.14亿千瓦时,约占0.98%;生物质发电量191.21亿千瓦时,约占20.48%;地热、海洋能发电量1.46亿千瓦时,约占0.16%。

(二)支持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2009年12月再次进行修订。围绕《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行政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初步构建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法规体系,为新能源发电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国家相继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价格全国分摊政策、可再生能源增值税减免政策、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资金补助办法等政策,实施金太阳工程计划,切实提高了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经营效益。可再生能源接入系统补偿政策、上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节能发电调度办法等政策的实施为新能源发电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实行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的带补贴的标杆上网电价政策,为新能源的规模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促进了新能源资源的优先开发。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