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再次重新申表下我的观点。这个观点并不新颖,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我发表的《问政新能源汽车|出台让消费者可以普适计算的政策》(后被《汽车商业评论》2015年4月15期转载,更名为《一位电动汽车车主的思考》)中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产学研界的舆论导向和对监管层的智囊反馈应该以更广泛的家庭充电做更多的关注,而不应该对补充性质的公共充电桩的服务费价格做太多干预,应该让市场自行决定和竞争。
一个全新的事物问世,必然面临着新老两种声音的拷问。可是在我看来,如果再以普通燃油汽车加油站的思维来思考新能源汽车,进而做政府层面的指导和干预,这显然是避重就轻或者说关切点的失误。
在我看来,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它就是一件家用电器而已,如果没有这样的思维意识,无论是从政府监管层还是到普通民众的使用应用逻辑,都会发生本质的偏移。举个例子,我本身是做IT产品的,在十几年前,我们普通消费者如果想要买个电脑,无论是品牌的还是组装的,都会选择去各城市的电脑城,因为,那个时候的电脑还远不及今天这样的普及,电脑在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里,还属于高大上的高科技产品,而这样的产品无论是在销售、流通、售后等环节,面临的各种技术问题,并不是一般百货商店能够进行解答和处理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物了,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两台电脑,电脑的淘汰,更新,在今天都简单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你不必冒着被欺骗的风险找所谓的熟人去装配和帮你选型,你也不必舍近求远的从南五环杀到中关村去购买。就在你家的附近,无论是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甚至是家乐福超市,你都可以很方便的购买到电脑,喜欢网购的朋友,无论是天猫还是京东,也都是很简易的购买过程。这中间的变化,有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产品的了解(尺寸、CPU、硬盘、内存、显卡),也有伴随着生产规模化效应导致的单品售价的降低(十几年前买个七八千一万几的电脑可能还觉得有的游戏不能玩,几天随便个三五千元的电脑都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日常使用需求),还有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和虚拟化。那么在可预知的未来,这种改变会持续的进行下去。电脑不再是什么高大上的高科技了,也不再是需要找个技术宅男全程伴随才能购买的神秘武器了,女孩子只要在承受的价格范围里,选个自己喜欢的外观就好了。这,就是改变。电脑不过是个和吸尘器电视机手机一样的家用电器而已了。电动汽车由于高集成高暗箱密封简化了机舱内的结构和配置,使得电动汽车可以很容易的进行几项核心参数的对比,比如,电量,续航里程,车重,扭力等。其他的,无非就是对空间和舒适度以及外观的个性化要求而已了。这使得我认为电动汽车未来的普及和成熟是燃油汽车所不能比拟的。在我们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从前只能去专业通讯器材商店买到的大哥大对讲机,现在也无非就变成街边巷角随便个小商店就可以贩售的产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