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电动车最大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蓄时短,第二是充电桩,今年我们大概是500到1000台左右。我们现在在营销模式上也是比较大的问题,纯电动车走下去,在个人的消费可能会有瓶颈在中国,因为它很难自己去建桩为它走。不像美国,所以我们现在在主推的是分时充电,可以比较好的解决充电问题。第二可以解决蓄时里程的问题,我现在感觉电动车分时充电是好的办法。所以我们主推是电动车,如果真能打通一年3000-5000都是有可能的。分时充电,我们非常看好。其他的车租赁牌照不给你,我个人非常看好纯电动车。插电跟纯电动没什么差别,像有充电桩费用会低一点,如果有了充电桩百公里只有2.3升,对于550充电式明年会有4000-5000台。
闾丘露薇:你们呢?
林逸:北汽是这样的,我们说乘用车这块。北汽去年卖了1628辆纯电动车,市场表现还可以,我们号称在国内也是走在前面了。北汽今年有比较大的推广计划,按照计划我们今年准备推2万辆纯电动汽车,我个人感觉难度蛮大。我认为难度不在于生产装备上,我们已经建了一个生产基地,可以做到单年生产2万辆,但是市场没有形成那么大,所以生产能力有,市场没有,就没有生产那么多。今年如果满足,我们有能力造出这些车,但是北京市场我们按照一万来算,我个人认为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我们再到深圳去试一试。
但是我估计还有一个,市场认识问题。有一个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也有我们后续的服务问题。但是我估计今年我们会卖到1万多辆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已经在出租车,像刚才干总介绍的个人分时租赁,我们去年就有在北京做试点了。如果在公路其他几方面合起来,我估计会比我们去年有非常大的增加。
闾丘露薇:就算1万多也增加了很多,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你们呢?
林密:任何瞄一个市场,说实话都没有满足车型开发的费用,投资费用以及像独立生产线的费用包括研发的费用。我们老是在讲特别专注于北京、上海或者深圳,其实应该看的更大是全国的市场,全国的新能源市场,像卖传统燃油车一样卖新能源车这才行,当然这切合很多关系,包括我们刚刚谈到的充电设备安装商应该全国覆盖的。回到刚刚谈到的哪怕一年达到1万销量,确实对于我们自己很多时间都投入在这个上面的人,都是不满足的。
闾丘露薇:你们的价格那么高,再加上充电的东西,你不从一线开始,准备从二三线吗?
林密:从一线开始,是我们原定的计划,我们价格不太高,补贴后才25万左右,作为我们的正向开发的所有枕套、安全概念所有东西,不比雅阁,不比凯美瑞贵。其实在中国这个市场,我觉得政府政策的不存在是一定需要的,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政策导向的市场,但是在整车的销售两给予支持,在充电上面给予放开,从而带动更多的资金和更多的精力花在教育,让老百姓接受电动车,这是关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