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发力电动汽车:比亚迪特斯拉等待电池革命时机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OFweek锂电网    2014/4/24 9:19:00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电动汽车锂电池技术:比亚迪特斯拉各有软肋

电动汽车在中国、美国及欧盟国家的广泛普及屡受牵制,电池技术的不成熟是原因之一。目前电动汽车采用的电池主要为锂离子电池,在成本、性能、稳定性方面都有待提高。市面上所使用的主流锂电池之一是以特斯拉电动汽车为代表的钴酸锂电池,它普遍运用于小型设备中,综合性能突出,但成本高、安全性差,一度被认为是特斯拉电动车着火的原因。另一种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磷酸铁锂电池,它稳定可靠,但能量密度低,被大量应用在汽车、储能电站上。除此之外,电池的寿命、体积、充放电和续航能力等也在制约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锂电池技术目前的确有一定的缺陷,但我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都能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考虑到目前电池技术的成熟度,电动汽车现有的故障率还是相当乐观的。”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会士Phil Blythe先生表示,“我相信市场正在拉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人们早晚会研究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很多公司也在表示近期会有新的电池技术问世。我个人也认为电动汽车正在向大众认可的主流方向发展,更好、更轻、性能更高的电池将会是市场需求。消费需求推动着科技创新,而消费也正是研发资金来源的保障,电池技术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电动汽车企业应该让电动汽车技术走向街头,给消费者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同时,企业需要与当地城市和道路管辖部门紧密合作建设高效的充电设施。另外,企业有责任清楚地告知公众,电动汽车的优势不仅在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可以减少污染,让城市更清洁,进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Phil Blythe先生补充说。

Phil Blythe先生是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和特许工程师,英国皇家工程院电动车辆指导委员会会员,智能交通系统英国电动车辆工作小组主席,纽卡斯尔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理科学学院智能交通系统教授。他是智能交通领域的专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科技与政策的融合,包括道路使用管理,智能芯片系统,移动信息提交系统等方面,在许多国际性的,欧洲和国家的机构中占有一席之地。Phil先生近期在英国和欧洲引领了大量关于电动车辆及其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

特斯拉锂电池硬伤依存 如何更懂中国?

特斯拉与两年前一样,在中国仍是“水土不服”。所不同的是,特斯拉凭借中国市场的炒作,拉升了股价。目前特斯拉在华的情形并未改变,上牌、电桩等多个问题仍未有好的解决方法。

具有传奇色彩的电动车制造商Tesla(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在北京高调亮相,称特斯拉客户满意度很高,未收到任何客户对特斯拉不满的信息,并向媒体大谈了特斯拉在华的宏大愿景。

然 而,4月22日中午,马斯克却与一群意欲向特斯拉发起维权行动的准车主们进行了会面,并向后者低头致歉。尽管,在随后的媒体见面会上,马斯克声称已经跟维 权车主们达成一致解决方案,但并未透露上述细节。“若这些维权车主的承诺得到兑现,或引发更多的维权行动,特斯拉中国或将疲于应对。无论特斯拉嫁接了多少炫丽的科技,在产品销售时,其本质还是汽车,需要遵从 汽车产品销售、服务的基本规律,更重要的一点,若客户体验不好,则将直接影响其销售。”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评论人士表示。

长期关注特斯拉的民族证券首席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向表示,特斯拉与两年前一样,在中国仍是水土不服。所不同的是,特斯拉凭借中国市场的炒作,拉升了股价。目前特斯拉在华的情形并未改变,上牌、电桩等多个问题仍未有好的解决方法。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