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早前,想必大家也参与了不少国内关于“智慧城市”的各种竞赛。不夸张的说,国内的所谓的“智慧城市”,尤其是有设计公司参与的“智慧城市”为概念的竞赛大多落地不稳。
我国对智慧城市提出的支撑技术有三个:
一、数字城市相关技术,包括天、空、地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快速获取技术、海量空间数据调度与管理技术、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空间信息分析与挖掘技术、网络服务技术。
二、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互联互通。
三、云计算技术
这些事情似乎和规划设计并没有什么关系,想必大家参与过类似的智慧城市项目的同学都深有体会。大多是哼次哼次的研究半个月,最后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要在街道上面多安装一些WIFI热点!或者是什么保证网络传输速度,在各个水位安装好传感器什么的事情。当然,为了体现出对交通的关心,在道路交叉口安装更多监控这种事情似乎也非要说出来凑篇幅,你们真的没拿供应商的好处么?
最后,大概就会形成下面这样一张美丽的图纸,完美的证明了设计师对于智慧城市的想象。
图片来自HASSELL
关于智慧城市,曾经一度我们以为这可能是IBM、飞利浦、西门子或者是国内互联网巨头BAT公司的事情。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嘛这些事情似乎和规划设计领域的传统业务没有一点关系,事实上的智慧城市建设也的确没有上如上述这样的美图里面得到什么建设性的点子。
来自日本的智能城市门户在这个时候进入我们的视野,当我们还在画我们美丽的智慧城市概念图的时候,他们稳扎稳打的已经在横滨市、丰田市、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京都府)、北九州市等4个地区开始实施了五年的实证实验,要用以探索日本智能电网及智能城市的未来形态。
他们关于智慧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精神让我们发现原来智慧城市可以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建设WIFI热点那么简单。关于研究的目标和定位,这个项目带有岛国漫画中一直以来的末世属性,在他们的网站上如此写到:
为了日本在新能源和节能领域以及智能电网/智能城市方面所拥有的相关技术进行国际推广,同时以提高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信息发布能力,促进系统推广中必不可少的相关企业的协作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