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低有效补贴方式。主要是传统的普惠制消费者补贴,是低电价管制下的隐性补贴等扭曲的电价补贴方式。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采取的补贴方式。这种补贴方式,既无效率,又无公平,是电价市场化的重要制约因素。优点是:容易实施和管理,容易获得公众的支持。缺点是:补贴的“漏出”较大,难以调整,价格机制扭曲程度高,经济效益损失大,不利于市场化改革,低电价造成电力的大量浪费,不利于节能减排。
②中有效性补贴方式。主要是用户差别电价、阶梯递增电价、容量差别电价等非线性定价方式。我国曾经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中引入阶梯递增电价,原来设想用它来替代普惠制低电价,因在政策设计中遇到压力和困难,结果一二档用户比重过高,80%以上用户仍维持低电价,各档之间又得拉开差距,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优点是:如果搞得好,补贴“漏出”中等程度,但现行方案补贴“漏出”减少有限。缺点是:它与价格机制的效率目标相冲突,背离了边际成本定价原则,无法同时实现效率、公平和节能3个目标。
③高有效性补贴方式。对低收入群体的直接现金转移支付是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低收入群体受益指数最高,具有较高的自由选择权,与市场机制和效率激励相容。我国已经建立了对五保户、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社会保障补贴办法,只要稍作修改就可实现直接现金补贴。这种补贴方式的优点是:补贴“漏出”最小,市场扭曲度最低,补贴额度小、支付合理。缺点是:行政管理成本高,需要保证信息透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这种补贴机制,典型的如美国的“低收入家庭的能源补贴计划”,法国的“低收入家庭的能源基金”,美国的贫困人口燃料支付保障政策等。
中国电价改革的重点不在输配电价,主要问题是政府的不合理定价,特别是政府对城乡居民、农业、支农产品、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的政府定价,这种政府定价的优惠电价额度越来越大,电价扭曲越来越厉害,在妥善处理电价交叉补贴时,应该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要改掉流行30多年的普惠制低电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如果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健康的电力市场就不可能建立起来,补贴的包袱会越背越重。只要我们把实际情况向老百姓讲清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中国两次电力体制改革,每次都有人提出要使中国的电价盯住美国,但9号文要求做到“价格合理”,显然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是正确的。中国和美国国情有很大差别,中国的电价不可能盯住美国,理由是:一美国能源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第一产油大国,美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的价格都是世界上最低的,美国天然气价格只有中国的1/5~1/4;二美国有些优惠政策,中国没有。如美国农村电网国家提供50年无息贷款建设,而中国农村电网投资则从电价中还本付息;三美国电价中不含税,中国电价中含税。由于两国情况不同,政策不同,价格自然不同,中国电价不可能降低到美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