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克莱恩带领其团队参与了国内众多重大项目的建设,其中有不少项目使用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均属前沿。例如,1000kV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三峡水电站小工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等。2011年,在1000kV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中,芜湖变电站采用了1000kV有载调压变压器,这是世界首创的特高压电网有载调压技术应用。
“目前,中国在技术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需求也变得非常特殊。7年间,中国市场的竞争程度愈发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MR与国际及本土竞争对手间的较量,更体现在各个变压器制造商之间的角逐。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选择对国际市场进行出口。”克莱恩的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就是要向集团层面阐述中国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即便如此,这里发生的一切仍让他感慨不已,“在其他市场走向国际化可能需要10~20年的时间,但在中国,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
对于克莱恩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带领MR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不仅要使现有产品适用于中国市场,更要帮助其客户开拓国际市场,在法律、标准、渠道等多个维度为客户提供支持。
“快速的增长期过后,中国客户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它们对于服务的需求愈发强烈,需要我们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培训以及咨询服务。”克莱恩表示,为了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品咨询服务、特殊的应用解决方案、技术答疑和现场维护,MR以销售部为核心,整合销售、客户支持、技术维护等职能,旨在为客户营造一站式无缝体验。
采访中记者获悉,目前MR针对中国客户提供两种服务,其一是对于分接开关产品的维护服务,这部分业务在去年实现了近20%的增长;其二则是由MR提供的无偿咨询服务,这一服务将帮助中国客户找到性价比最为合适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此外,MR还通过设立在苏州的客户支持中心,帮助客户培训技术工人。
“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客户需求,不仅仅是听他们说想要什么,更要真正地洞悉到他们需要什么。”克莱恩补充说,这种被内部称为“360度客户服务”理念始与产品设计,贯穿于客户体验的各个环节,“在中国,我们会更多的考虑到客户的特殊需求,并根据市场的特点来调整对待客户的方式。”
与时下多数外企在华的全产业链布局相比,MR本身并未在中国实现深度本土化,但据克莱恩透露,今年以来,MR已将部分产品的生产线从德国移至苏州工厂,以便于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行改进。
“未来,我们将对业务发展进行一些趋势性的改变,从而驱动MR在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尽管一直努力尝试跟上中国市场快速转换的步伐,但MR却也在力求在此过程中保持自己的节奏,回避了对于中国市场增长的具体预期,克莱恩说,“我们更希望看到稳定、健康的有机增长,而不是一口吃个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