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作为一家英国房地产企业中国区负责人的李凯琳说,“中国企业去英国投资要真正尊重两国差异”,这在欧洲叫“去罗马做罗马人该做的事儿”,在中国叫“入乡随俗”。
这位贸投机构官员的建议是:要有优秀的法律顾问、翻译,“很多有能力的助手”。
秘鲁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伊纳则建议,中国企业应该雇佣当地的法律顾问,因为不了解当地法律的状况“不仅是在秘鲁,在整个拉美都相当普遍”。
他同时认为,有些中国企业进行投资后很快停止营业,“这是中国商人在秘鲁投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德国,当地有声音认为,有些中国企业总是投资收购企业、完成技术转移后就解散当地企业。
与之相关,约60%的受访者对于中国企业的本地化进程提出了希望。
土耳其经济部副部长塔里克-苏曼斯认为,中国企业在土耳其的最大挑战是与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他认为,中国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当地的投资机会,并且认真分析当地投资激励机制的细节,“与可靠的本地伙伴、本地专业人士合作”。
作为全球投资市场的后来者,外国官员们认为,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上还有一定缺憾。
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商工联合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家麟说:中国企业在中东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也包括马来西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正在中国建立广泛的投资咨询网络。比如荷兰,在中国已有11个办事处,还在6个城市设立了小型咨询中心。
无论如何,全世界的贸投官员都期望着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西班牙投资局局长何塞-卡洛斯-加西亚-德-格维多-路易斯对记者说,经过与欧盟磋商,“在西班牙的中国投资者可以长期居住在西班牙,而且有更加宽松的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