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目前的打法非常明显:电力市场成熟、政策法规透明稳定,是投资最重要前提。从这个层面上开看,非洲和印度市场的投资排位比较靠后。和非洲一样,印度电力市场监管政策不明晰,资本投入的风险较大。在这两个地区,国网主要考虑工程总包和设备输出方面的可能性。
纵览国网已经完成的八项投资,无论是亚洲的菲律宾和香港,南美洲的巴西,还是欧洲的葡萄牙和意大利,无一不是电力市场和监管政策成熟透明的国家。虽然在具体的规则细节上有所差别,但基本原则类似:鉴于电网处于自然垄断地位,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并使其获得长期、稳定、受限制的收益,由此吸引追求稳健的投资者。
以澳洲为例,政府规定,输电公司凭借输电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叫“监管收入”。公式为:
监管收入=资产回报+设备折旧+运维费用+税费+运营激励(中间三项为负值)
其中的资产回报,是监管收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公式为:
资产回报=批准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监管资产总额(RAB)
澳大利亚能源监管委员会(AER)是电力市场的监管方,负责核定WACC及RAB等数据。每年AER在核定输电公司上报的成本数据之后,采用“成本加成”的方式,设定一个最大允许收入的预测值,即为输电公司的年收入设定上限。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输电公司能通过内部结构调整,使得设备折旧、运费费用等支出低于预测值,通过必要的财务手段,使得资产回报高于预测值,进而提升公司实际的净资产收益率。
此外,监管收入还和当地通胀水平直接挂钩。通胀指数每年进行核定,以保障电网投资者的收益不受通货波动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输电公司取得的收入与资产总量、运营效率和通胀水平有关,与输电量无关,从而确保企业获得稳定长期收益。
对中国国家电网而言,还可以凭借较高的信用评级,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得低成本资金,进而获得超预期的净资产收益率。这一优势是深陷信用评级危机的欧洲和南美洲电网企业不具备的。一位国网前高管曾在受访时直言,“欧美成熟电力市场有清晰的政策套利空间”。
迄今为止的八起海外并购,国际公司总计投入110亿美元,运营管理海外资产规模超过230亿美元。但在此间,国际公司实际出资仅有30亿美元左右,其它多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