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数据改变生活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北京,可以通过智慧停车诱导系统,提前预订车位;在上海,可以通过无线医院系统网上免费预约,无线药房将会提前为你准备好药品;在佛山,可以利用电话或者网络购买食品,通过手机短信快捷取货,等等。
这些都是已经出现或者正出现在我们身边的细微变化,改变并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这些曾经被视为“乌托邦”的图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像回答“什么是好人”一样困难。每个机构、每个城市、每个企业,乃至每个个体……都有基于自己立场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理解。
然而,不管有多少种涵盖政务、交通、医疗、教育、能源、生活服务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应用,智慧城市都需要一个明确的基本架构。碎片式的“智慧项目”并不能构建智慧城市,不认清这一点,智慧城市难免落入“拼图游戏”的尴尬困局。
舶来与本地化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由IBM提出,其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为: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在IBM的构想中:永不堵塞的街道、安全放心的食品、取之有道的能源等,都是可以实现的理想生活。这曾被业内专家看做是全球关于智慧城市设计的“最佳模板”。
智慧城市一说在引入中国后,其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发展创新,实现了“本土化”。
比如,华为对于智慧城市的构想是:有效利用物联网、通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技术,让平安的城市、高效的政府、绿色的产业、幸福的民生变为现实。
而中兴通讯认为,作为城市管理者主体的城市政府,其核心需求在于: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协调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城市交通、市政、安全、经济产业和公众服务等各方面作出统筹规划,保证城市经济高效低成本运营,实现经济社会科学管理、民生服务高品质,实现城市运营的“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