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充换电站怎样才有“高智商”?有了“高智商”的充换电站能做什么?国家电网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文内称“许继集团”)牵头完成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智能化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项目组研发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套智能充换电设备,包括电池循环寿命提升技术、通用快换电池箱技术、充换储放一体化技术、网络运营监控技术等。项目的5个技术创新点,也为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奠定了更加广泛的实用化基础。
利用电池“剩余价值”
不能满足电动汽车要求的动力蓄电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储能蓄电池来利用,或作为低速电动车的动力源。不能再继续使用后,才会被回收、拆解、再生。
在日常生活中,会过日子的主妇常常会把电池“多用”:儿童玩具用过的电池,可以再装在闹钟、遥控器里。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成本相对较高的电池如何得到充分的利用,也是“电动汽车充换电智能化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组关心的问题。
陈天锦是许继集团电动汽车充换电事业部总工程师,也是该项目的参与者。陈天锦介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有一定使用寿命。以锂离子蓄电池为例,业内公认的是,当电池只能充满原有电容量80%的时候,就不再适合继续在电动汽车上作为动力电池使用,这个时间为5年左右。“如果直接报废、回收处理,显然不能实现物尽其用,后来我们就研究,从电动汽车上退下来的动力蓄电池,能不能在其他地方继续发挥作用,或者能否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时间。”陈天锦说。
在研究动力电池的损耗规律后,项目组提出对电动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的“梯次利用”。不能满足电动汽车要求的动力蓄电池,在外观完好、没有破损、各功能元件有效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储能蓄电池来利用,或作为电动场地车等低速电动车的动力源。当动力蓄电池在这些场合使用一段时间不能再继续使用后,才会被成批回收、拆解、再生。
理念简单,但需要一整套的系统来支持。项目组研发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充换储放一体化系统”,利用双向的智能化充放电装置,实现动力电池的充放储一体化控制。在此基础上,项目组依据电动汽车行驶需求和动力电池充放电特性,建立动力电池在包括电动汽车、不间断电源、储能等不同应用场景的梯次利用策略,使动力电池使用效率最大化。这套系统和对电池的梯次利用,使得如今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剩余容量的要求,由80%降低到60%,动力电池使用成本降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