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充换电站形成网络
跨区域、全覆盖、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其合理布局能够增大电动汽车行驶范围,让驾乘人员不必再时刻担心电池电量,过足驾乘瘾。
如果要时刻盘算着剩余电量能不能撑到充换电站,不敢长距离出行,那驾乘电动汽车可真不过瘾。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让充换电站形成服务网络,开到哪都可以充换电。董新生介绍说,一个合理布局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可以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这不仅将改变现有的化石能源消费格局,还将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个储能系统,为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消纳提供平台。他特别介绍了青岛电动汽车换电服务网络。
青岛电动汽车换电服务网络由薛家岛站、深圳路充换电站、延安路充换电站、珠江路充换电站、流清河充换电站以及莱西充换电站组成,服务公交车辆已达450辆,服务线路逐步跨越青岛主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莱西市。在形成换电服务网络之前,电动汽车要预留出返回充换电站的电量,单次换电平均运营行驶里程仅90公里。网络形成后,电动汽车单次换电平均运营行驶里程增大到150公里,最大里程达到225公里。根据规划,青岛在“十二五”末将建设公交车充换电站近20座,电动公交车保有量预测达1500辆。
“电动汽车充换电智能化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组还提出由集中充电站和配送站组成的“集中充电统一配送方案”。集中充电站有集中充电系统,还配备有配送车。配送站的电池由集中充电站或充换电站配送,利用市区较小的空间建设。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居民在小区门口就会看到电池配送站。
项目成果还以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集中充电站、充换电站、配送站等相关主体的流转为纽带,构建以省级数据中心为核心,包括运营总部、省级运营中心、地市级(县区级)运营机构在内的运营管理系统,实现跨区域、全覆盖,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一旦这种网络能够大范围建成,电动汽车远距离行驶就不用再担心电池电量,人们可以过足电动汽车驾乘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