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个业务形态的,一般可以分别进行估值,整体估值则是各个业务估值的加总。”广州私募黎先生认为:“整体估值当然可以考虑各业务的协同性而适当调高,但显然不能以一个占比极低的业务作为整体估值的根本依据”。
倘若以传统汽车的估值水平来观察比亚迪,在目前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疯狂追逐中,我们会得到一个全新的视角——在A股传统上市车企中,市值与比亚迪比较接近的是上汽集团,其当前市值亦接近1400亿人民币。
不过,上汽集团2013年卖掉了510万辆车,是比亚迪销量的10倍;上汽集团2013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即超过179亿元,已经是比亚迪全年净利的30倍以上。在传统汽车领域,比亚迪与上汽集团显然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手。
不过,传统汽车销量占比超过96%的比亚迪,尽管利润不到上汽集团的3%,但其市值已经比肩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不到4%的比亚迪,其市值同样可以比肩目前新能源汽车业界的标杆特斯拉。
比亚迪分分钟造出个特斯拉?
上述估值对比令人颇感困惑,至少在市值的层面,比亚迪已经有“妖魔化”倾向。
以至于有投资者在股票论坛上模仿“凤姐体”以比亚迪的口吻写道:“以我比亚迪的技术和以我的能力的话,往东推两万公里,往西推两万公里,总共四万公里之内不会有第二个公司超过我(注:地球赤道长度约4万公里)。”
在2013年6月,比亚迪深圳坪山总部召开的股东大会上,王传福也一度表示:“纯电动汽车技术不是问题,……比亚迪分分钟就可以创造出一个特斯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