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估值比亚迪】低成本控+技术狂人(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OFweek 锂电网    2014/4/25 8:55:14  我要投稿  

后来的发展也证明,王传福并没有让他们失望,甚至让他们惊喜。比亚迪在希望进口日本设备遭到拒绝之后,反而打开了自己的创新之路。

创新的另一个关键就在于——低成本。王传福的做法其实很反现代,他把机械化的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用人工完成的程序,这既解决了无法购置生产设备的难题,同时还能够大幅降低成本,有人曾经进行测算,如果自己生产,类似的产品会比台湾企业开发节约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成本,而比日企开发节约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成本。

低价优势,吸引了松下、索尼、GE、AT&T等跨国巨头前来。2001年,比亚迪公司锂电池市场份额上升到世界第4位,而镍镉和镍氢电池更是上升到了第2和第3位,实现了13.65亿元的销售额,纯利润高达2.56亿元。

登录港股恰逢时

尽管在电池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这种完全依靠代工的方式却体现出它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仅表现在发展空间有限,而且较低的技术含量使同类竞争逐年激烈。可以说,代工模式下的电池生产,注定是一个红海市场。

而在2002年后,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前景逐渐利好,汽车产业投资热潮出现。从2003年开始,诸如美的集团、奥克斯空调、格林柯尔,甚至五粮液(000858,股吧)和红塔集团的大型企业都开始进入汽车产业。但今天看,在这次投资浪潮中,只有比亚迪继续存活至今,并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中的主流。

为什么比亚迪能够活下来?

首要的因素仍是比亚迪的电池产业基础。这种基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电池产业的优势为比亚迪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技术基础;其二是比亚迪在电池产业积累的反现代的人海战术得以在汽车产业中施展,并成为比亚迪初期控制成本的法宝。

不过,当时的比亚迪还缺乏一样最重要的东西:资金。不像电池产业,汽车产业的投资门槛很高,没有以亿计数的资金额度,汽车产业根本就玩不起。比如,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厂就需要投入2.69亿元。而此时,依靠吕向阳式等投资人模式也不现实,王传福找到了当时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登录H股。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