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高压电网?破解雾霾困局
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看来,目前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四大问题:一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较长时期内我国都面临着较大的能源供应压力。二是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分布不均衡,全国70%以上的煤炭、水电、风能、太阳能资源都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区,距离东中部负荷中心,一般都在800~4000?km,依靠传统电网,难以大规模开发。三是能源效率整体偏低,我国能源在开发环节,集约化程度偏低;在传输环节,过度依赖输煤,往往通过消耗高品质能源来输送低品质能源;在使用环节,大量煤炭仍然直接燃烧,整体能效偏低。四是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我国能源发展长期追求就地平衡,带来土壤、水质、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
刘振亚强调,发展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能够有效解决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实现能源安全、清洁、环保、友好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快智能电网的发展,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战略引领,从国家层面制定智能电网发展战略,把智能电网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导产业,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优先发展;二是科学规划,抓紧制定国家级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统筹智能电网与能源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和谐发展;三是重点要加快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更好地服务和支撑新能源开发、并网与消纳,从根本上破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难题和雾霾困局;四是自主创新,整合各方面的科技资源,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集中力量攻克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储能、多网融合、智能装备关键技术;五是加快走出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加快技术与装备出口,振兴民族工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我国智能电网的技术、产品参与全球竞争打好基础。
加快特高压入渝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孟庆强呼吁,加快建设“电力高速路”——1000?kV四川雅安—重庆—武汉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以及新疆哈密北—重庆±800?kV直流特高压工程,以解决重庆目前面临的电力缺口、大气污染等难题。
据孟庆强介绍,考虑机组检修、备用容量、川渝输电通道受限等因素,初步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重庆市将分别存在200万kW和300万kW左右的电力缺口。若再考虑宏观政策、环保控制、电源建设、来水情况、煤价波动等不确定因素,重庆电力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加快特高压入渝,是扭转重庆长期缺电局面的必然选择。
由于重庆地处盆地边缘,空气湿度较大、流动性差,不利于污染物自然净化,易形成雾霾天气,对此,孟庆强表示,特高压入渝还可有效缓解重庆日益加剧的环保压力。
孟庆强指出,特高压输电技术在跨区送电、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具有优势,重庆迫切需要在推动市内电源建设的同时,加快特高压入渝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