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动力模式的变革,“秦”拥有1000多项专利,这样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也颠覆了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
“个人市场推广双擎双模,公交市场推广纯电动车。”这似乎是比亚迪首次引入这样的发展理念,由这种理念带动的一系列技术变革,也是“秦”的百宝箱。
但“秦”并不是比亚迪混合动力的收官之作。拥有2.0T发动机,三擎双模模式的“唐”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市场。比亚迪在混合动力的道路上虽然只迈出了第一步,却对未来表现得很有野心。
混合动力成了头牌,也许外界会质疑比亚迪的纯电动态度,不过比亚迪没有放弃纯电动。在不久的将来,比亚迪会推出纯电动e9,这款车的百公里加速是3.9秒,并且是完全为私家车打造的一款车型。比亚迪会真正做到速度和节能两条主线同时发展。
新能源中国模式
对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的争论不仅发生在比亚迪身上,早在新能源发展之初,关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模式,在业内就曾有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由于纯电动模式推广难度大等问题,丰田等企业纷纷开始了混合动力的研发。但这两种模式之争,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标准结果。
如今,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要在5年内完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上路。可立足在目前的基础之上,完成这个目标似乎困难重重。特斯拉已经带动起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国需要怎样的模式?寻找到最适合国情的新能源模式尤其重要。
现阶段,国内基础设施还有待健全。日产(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三崎匡美说:“中国应该走向零排放的交通,要改进中国的能源结构,同时建立充电基础设施,另外充电基础设施的兼容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中国未来的电动汽车的市场来讲非常重要。”
除了丰田这样的外资企业,国内的自主品牌也都纷纷迫于压力,将混合动力作为了现阶段在市场上重点推广的产品。这样的情况不止发生在比亚迪身上,长安汽车(11.72,0.17,1.47%)也与比亚迪有着同样的诉求。
“混合动力车是要搞真正的市场化、商品化,去扩大市场、赢利。而对于电动车,我们的目标就是应该是技术产业化,先把我们的技术做好,充分利用现在国家的示范运行的政策充分验证我们的产品,为未来的市场普及做好技术上以及运营等各方面的准备。”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陈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