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通过智能电网调节用电供需平衡的必要性(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日经能源环境网    2013/10/9 9:24:20  我要投稿  

第一是发电站周边的“安全”。按照过去的习惯,这一点不是能源政策讨论的范围。按照以往的3个视点,核电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高度评价,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其最基本的“安全”受到了严重质疑,如今正处在能否继续作为基础电源之一得以保留的紧要关头。

第二是在“安全”的概念中,增加了通过广泛分散发电站以降低地区风险的必要性。过去,日本一直是从保障能源安全的视点出发,通过发电方式的“优化组合”及增加燃料种类,来降低采购风险。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电力短缺情况之所以长期化,最大的原因在于,大型火电站集中在受灾的太平洋沿岸,在地震中悉数因海啸而停产。在这种情况下,东京六本木新城依靠自行设置的天然气热电联产系统,成功避免了停电。

第三个新视点是,不仅把能源业务视为支撑生活和产业的基础设施,还将其定位为创造新就业的新产业。

现在,日本东北地区计划的许多重建项目都采用了百万瓦级太阳能和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力争实现能源的“地产地消”。其目的不仅在于推进气候变暖对策,还在于培育新产业和创造就业。

借助新增的3个视点,分布式电源、其是有助于改善气候变暖的可再生能源和热电联产系统的价值得到了大幅提升。在过去,可再生能源和热电联产系统的价值是以二氧化碳排放量少这一环保性为主,现在,在此基础之上,回弹性大于集中型电力系统的优点、通过在当地生产并消费能源创造就业的效果也开始受到关注。

这样的发展方向已经在向欧洲,特别是德国、英国、北欧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能源政策靠拢。一语概之,就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核电存在“发生事故时会扩散放射性物质”、化石燃料存在“依赖海外和排放二氧化碳”等无法解决的本质问题。而可再生能源的课题是高成本,这能够通过开发技术和改善运用加以克服。

各国目前都在探索经济社会对于扩充可再生能源所增加的成本能吸收到何种程度,把强力支持本国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低成本化竞争作为一项产业政策。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