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中国智能交通建设或处于入门阶段?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2013/7/24 14:12:29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中国愈发拥堵的马路上,“智能交通” 却像一辆动力十足的汽车,始终在快车道上行驶。无论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还是大连、珠海等沿海地区,甚至河北怀来县、四川青神县等小县城,都纷纷搭乘这辆快车。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3月以来,各地智能交通相关项目就已经突破了500个,每个项目投入资金至少上亿元。

“只要是数得着的城市都在建。”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笑京表示,“但很多城市建设的并不是真正的智能交通。”虽然大部分城市都架设了交通诱导板,但准确和全面掌握实时交通流量的只有几个城市

作为中国第一批接触智能交通的科学家,王笑京记得,早在1995交通部制定《“九五”科技发展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时,就提出“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之一”。

但时至今日,也没有太多人能说清楚,智能交通究竟包括哪些技术。从看似简单的信号灯控制,到先进的车辆自动驾驶,都是智能交通的一部分。1994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上,“智能交通系统”第一次有了统一的名称。

“当一个城市没有地方再修路的时候,剩下的工作就应该交给智能交通来做了。”清华大学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解释说,“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现代化技术,把已经出行的交通流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均衡地分布在路网中。”

打个比方来说,智能交通就像一颗聪明的大脑,可以根据道路的数据信息,计算拥堵程度,从而合理规划出行计划。根据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提供的数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在使用这颗大脑后,交通拥堵率降低了20%,二氧化碳和微小颗粒物的排放降低了将近40%。

不过,当中国许多城市搭上这辆快车时,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美景。

在有着“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智能交通的相关建设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不过,当一位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科研人员被问及对智能交通的理解时,他给出的答案包括推行办公自动化时建立的办公网络和为修建乡村道路而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