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点上市公司一览
一、上游资源锂、镍、稀土、铂:锂电池比镍氢电池具有优势,磷酸铁锂比锰酸锂具有优势,电机行业的主要上游资源是稀土。
1、锂上市公司:西藏矿业、中信国安、路翔股份、斯米克。
西藏矿业:主要是开采扎布耶盐湖,用盐湖卤水萃取技术中提取碳酸锂,但技术不成熟,达不到电池级标准。
中信国安:青海国安3000吨碳酸锂产能,规划3.5万吨;盟固利1500吨钴酸锂,500吨锰酸锂。
路翔股份:收购甘孜州融达锂业拥有"亚洲第一锂矿"呷基卡锂矿134号矿脉511.4万吨锂矿石的开采权,也控制了地下将近3000万吨锂辉石矿。
斯米克:拟与宜丰县合作开发含锂瓷土矿,项目投资规模约10.5亿元,宜春市政府致力于打造亚洲锂都,项目公司结合地方政府的产业战略扶持政策,通过瓷土矿中含锂等稀有金属的提炼及深加工,也将为公司产生附加的投资效益。
2、稀土上市公司:包钢稀土、广晟有色、厦门钨业、中色股份、五矿发展包钢稀土:北方稀土王,轻稀土为主。产业链较为完善,目前下游项目有核磁共振与氢电新能源。控股子公司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项目转型生产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
广晟有色:南方稀土王(主要在广东、赣南等地),中重稀土为主。手下拥有多张稀土和钨矿采矿权,其稀土下游项目正在拓展(与江西合伙)建设中。
厦门钨业:福建稀土王(闽西等地),中重稀土为主。拥有闽西稀土矿,还包括闽西、河南等地的钨矿及海外(非洲)的钨矿收购。公司的钨产业链属于全球级别(拥有硬质合金项目和国家级钨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公司的稀土下游项目即将投产。混合动力汽车镍氢电池用贮氢合金粉开发,贮氢合金粉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而贮氢合金是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是影响其电性能的关键。
中色股份:控股广东珠江稀土,主要从事重稀土的分离,正出资设立中色南方稀土公司。
五矿发展:有部分稀土产品。
3、镍、铂上市公司:吉恩镍业、贵研铂业二、核心部件1、锂电池有:杉杉股份、中国宝安、江苏国泰、亿纬锂能、当升科技、新宙邦、南都电源、德赛电池、TCL集团、华芳纺织、振华科技。
杉杉股份:旗下6家公司,相对完整的锂电子材料产品体系,综合产能合计超过7000吨,居全球第一。有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等完整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具备“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并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有一定技术优势。电解液主要原材料为六氟磷酸锂,国内目前还不能生产,杉杉正积极研发。杉杉控股当前正在与澳大利亚矿企合作开发镍钴矿产资源,向锂电池材料上游进军。
中国宝安:天骄公司三元正极材料1200吨产能,市场占有率30-40%,2009年中150吨碳酸铁锂投产,另有180吨钛酸锂。贝特瑞新能09年碳负极材料产能是6000吨/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是1500吨/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用固相法、火热合成法,申请7项专利,目前掌握部分标准制定权。将与丰田合作开发电池级碳酸锂。
江苏国泰: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锂电池电解液产能2000吨和硅烷偶联剂2000吨。
亿纬锂能:主营业务为锂亚电池、锂锰电池等高能锂一次电池产品,以及锂离子电池、镍氢组合电池等二次电池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从产品结构来看,锂一次电池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五的锂亚电池供应商。
当升科技:公司主要从事钴酸锂、多元材料及锰酸锂等小型锂电、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业供应商,目前当升科技在国际前6大锂电巨头中拥有5家客户,09年公司钴酸锂销量达到2444吨,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0.4%。随着未来锂电汽车、锂电自行车等动力锂电池下游领域的井喷和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持续增长,锂电池行业将会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上游正极材料的欣欣向荣。
新宙邦:公司主营业务是新型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电容器化学品和锂电池化学品两大系列,具体包括铝电解电容器化学品、固态高分子电容器化学品、超级电容器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四类产品。公司主营产品属于国家鼓励、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的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及节能环保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