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湖北咸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强智能电网技术创新(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5/17 16:54:50  我要投稿  

(三)发展目标。

工业规模持续扩大。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00家,培育“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2家、“湖北省民营企业100强”5家和“湖北省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10家。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35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8.5%。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25年,打造1个千亿元产值的产业(主要围绕低碳冶金产业),打造5个五百亿元产值的产业(主要围绕绿色食品、大健康、现代纺织、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打造1个五百亿级的产业园区(主要目标是咸宁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率先在全省建成转型发展示范区。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0家,四板挂牌企业达到400家。培育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家,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3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

两化融合加快推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到2025年,培育互联网融合发展平台10家,培育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100家。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打造绿色工业样板,加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改造等环保技术攻关项目建设,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一批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争五年内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8%。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将咸宁高新区打造成国家级绿色园区。

三、主攻方向与发展重点

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注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高端装备、绿色食品、现代纺织、低碳冶金、环保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以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工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谋划和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先进材料、新能源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12.5%。

(一)做优做强五个传统产业。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技改工程,加快推进以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服务化延伸、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为重点的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产业能级,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1.高端装备。

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发挥咸宁现有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快推进高端装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拓展应用市场,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1)主攻方向。

智能装备产业。推进“激光+智能制造”,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智能机电、模具制造、专用汽车、3D打印等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的生产制造,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重点发展精密、高速、高效、柔性的数控专用机床等,配套发展新型工业传感器、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等核心关键零部件,建设国家级鄂南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激光+机器人+自动化控制”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路径,在“激光+智能制造”技术和市场上打造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级咸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国家智能机电产业集群。

应急装备制造业。依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和救援装备有限公司赤壁公司,打造‘三园一城’核心板块,做实做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建成华中区域应急救援副中心。着重发展应急舟桥、应急机械化桥、应急铁路站台、应急码头、应急钢制桁架桥、铁路应急抢修钢梁等装备。延伸发展公共卫生应急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整合汽车零部件产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引进高端整车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以合加新能源汽车、敏实汽车零配件等龙头企业为支撑,依托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出台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加强对国内先进汽车零部件招商力度,大力谋划“一部车”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动力电池、燃料电池产业化工程。实施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工程,将咸宁建成省级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到2025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

(2)发展路径。

实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试点示范。研发推广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维、农业生产专用传感器、智能装备、自动化系统和管理平台,建设一批创新中心和示范基地、试点县。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互联网+”协同制造示范工厂,建立高标准工业互联网平台。

加快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争取国家科技计划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应急产业重点方向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促进应急产业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优化应急产业结构,采用目录、清单等形式明确应急产品和服务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品牌经营等方式进入应急产业领域。推广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激发全社会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完善重要公共场所应急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

加快引培发展主体,不断完善产业链条。面向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从基础材料生产、产品研发设计、核心部件制造到智能集成、工业互联网融合等全产业链上的龙头骨干企业,完善本土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

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加快拓展应用市场。鼓励制造企业与应用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联合开展智能成套装备首台(套)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突破和创新工艺流程,规范技术标准。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电等优势重点领域开展智能装备应用试点示范,扩大应用市场。

(3)空间布局。

咸宁高新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智能机电),立足高新区良好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三环方向机、合加新能源、智莱科技、世丰汽车、光宝科技等企业。全面对接光谷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源,围绕创新链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加强产业关键环节强链补链。建成中部地区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智能机电产业集群,带动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发展。

咸安区重点发展先进机电制造业,以敏实汽车零配件、三六重工、三合机电、洪盛模具、志研自动化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建设汽车模具产业园,高质量连片发展汽车模具零配件及上下游产业,集模具研发和生产与一体。

赤壁市重点发展应急装备产业。作为赤壁市工业主导产业,依托中国应急龙头企业,加快“三园一城”建设:一是应急交通装备产业园,即中伙华舟产业园。二是消防处置与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园。三是水域救援装备与洪涝灾害应急服务产业园。四是赤壁市安全应急小镇,合作成立湖北省基层应急能力培训中心。

通城县重点发展涂附磨具产业。依托通城县涂附磨具产业集群,以湖北玉立砂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加快玉立集团转型升级,推进樊牌新城和“砂布小镇”建设,提升产业质效。

通山县重点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产业。依托星光玉龙机械(湖北)有限公司和湖北旭阳工贸有限公司两家产业龙头企业,重点生产打捆机、液压打包机等农业机械和汽车方向机。

微信截图_20220517134331.png

2.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也是关联农业、工业、流通、服务等领域的大产业。

(1)主攻方向。

重点发展饮料、茶叶加工、粮油加工、特色果蔬加工等优势行业。以红牛、安利饮料等龙头企业为依托,谋划好“一瓶水”产业,打造世界饮料之都。不断完善茶产业链,大力发展砖茶、名优绿茶等精制茶产品,支持茶饮料、保健茶、药用茶等产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咸宁茶叶品牌。积极推广“互联网+农业”“休闲+旅游”等新模式,强化产品特色,培育地方食品文化,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2)发展路径。

根据食品加工和制造的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和养殖结构。按照市场需求导向和比较优势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食品加工专用原料区域化基地,促进农业原料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鼓励有条件的食品加工企业通过“互联网+”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搭建特色农副产品电商平台,为咸宁特色食品加工企业和农业经营者创建全新的销售模式和渠道。

从数量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着力培育带动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走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遴选确定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规模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食品企业重点支持。从一般粗(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坚持走深度开发、配套发展的方向。从分散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变。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走园区化、集聚化的发展路子,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