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万物互联时代开启 智能控制器迎来黄金期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广证恒生    2017/10/30 9:09:36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报告摘要:【万物互联时代开启,智能控制器迎来黄金期】

物联网,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也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智能控制器作为硬件接口具有天然的优势,将会成为物联网产业的桥头堡,迎来黄金期。在万物互联的利好背景下,下游三大主流应用领域(智能家电与家居、汽车电子与工业控制)提升了智能控制器的高速增长。201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达到9500亿元,同比增长14.16%,2015年突破万亿元,未来几年内智能控制器产业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

【智能控制器专业分工已成,以OEM和ODM为主】

研发专业性强,市场反应能力以及成本控制等三大原因已促使智能控制器走向专业、分工与独立发展。智能控制器的专业性越来越高,目前主要集中于OEM、ODM的生产模式:低端OEM自动化程度高偏向于薄利多销(如大部分家电类毛利率不高于20%);ODM的研发设计环节是制高点,拥有较高的毛利率(如汽车电子或工业类等超过35%)。

【智能控制器五力模型剖析:国产快速崛起】

较好的成本优势、研发实力递增、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制造业产业链集群致使国内的厂商迅速崛起。当前,主线市场已呈现出欧美巨头(英维思与德国代傲)、全球化EMS(伟创力与金宝通)与国内龙头厂商(和而泰与拓邦股份等)鼎立的格局。但由于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下游需求不一,一些研发能力较强的中小型的企业错位竞争入细分领域(如热泵、水处理等)有异军突起之势。

【开启智能控制器未来的钥匙——价值量+云与大数据】

当前,智能控制器的“价值量”(功能技术)正在不断拓展提升;同时,智能控制器作为控制端接口融合通讯模块,具有数据集成的优势。基于此,再通过独立或者辅助第三方的模式设计平台,布局云与大数据体系,构建智慧城市和智能生态的体系,实现人机交互、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生态是未来的主攻方向。

1.万物互联时代开启,智能控制器迎来黄金期

1.1万物互联时代开启,智能控制器率先爆发

近年来,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越来越被大众熟知及应用。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后引领信息产业革命的新一次浪潮,可以说未来是物联网的时代。物联网倡导的万物互联,其带来的市场前景远远大于现阶段的人与人或人与物的通信业务,比起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物联网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具有更深远意义。物联网的发展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和智能联网设备足够便宜的情况下,将人类生活逐步全面智能化的过程,从而实现最终目标:提高整体社会效率,降低整体社会成本,提高人类社会总体福利。

2017年7月23日,运营商世界网公布物联网领域统计数字,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物联网市场,2015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7,500亿元,这一数据在2016年达到9,300亿元,涨幅达24%。2017年上半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5,000亿元大关。随着政府及相关企业在物联网行业投入的增加,我国物联网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会加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5,000亿元,增长规模迅速。

万物互联时代下的物联网产业链主要包括八个环节:芯片、传感器、无线模组、通信网络、物联网平台、操作系统、智能硬件(智能控制器)与集成应用。其中智能控制器处于物联网中的应用层,是物联网的承载方,作为硬件接口具有天然的优势,将人、机、物互相连接起来。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智能化终端是以微控制单元为核心的,因此微控制单元的载体——智能控制器将会成为物联网产业在应用层的火爆点。

作为物联网硬件承载方的智能控制器是一种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集成了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讯技术等诸多技术门类而形成的高科技产品。智能控制器并非以终端产品的形态独立工作,而是作为核心和关键部件内置于仪器、设备、装置等智能终端硬件中,在其中扮演“神经中枢”及“大脑”的角色,是典型的嵌入式软件产品。

从自身产业链具体再细分来看,智能控制器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上游是零部件包括芯片(核心)、传感器、IGBT和PCB板等,下游除了传统的家电应用,则是各种终端智能产品,主要还涉及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安防、智能电源等广泛的领域。智能控制器是物联网及部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牵引力,也是某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驱动因素。

1.2智能控制器是硬件互联的核心,下游市场空间巨大

科技的进步造成了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各种家电家居产品、汽车电子等下游产品最终都会向智能化、联网化的方向转变,作为控制核心的智能控制器产业将迎来产业升级和需求加速放量多重机遇。

从下游应用的占比我们可以看到,家用电器占有率12.30%,智能家居与智能建筑9.70%,汽车电子19.50%,电动工具及工业类18.70%。相比于其他应用,智能控制器在这几大类产品的应用占比较高。

1.2.1智能家电与家居需求提升,智能控制器的“甘露源泉”

家电智能化与智能家居的时代来临,将更加巩固智能控制器的核心地位。近年来,随着电子制造产业向中国转移以及中国市场需求在人们生活水平改善之后的快速提升,中国成为家电制造和销售大国。从智能家电来看,随着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会进一步拉动智能控制器的附加值与量的增需。据中怡康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到,2015年智能家电在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市场零售额的渗透率分别为82.1%、7.8%、

4.1%、1.2%。据奥维咨询的调研咨询数据,到2020年智能洗衣机、空调和冰箱将爆发式增长,市场渗透率将增至45%、55%、38%,智能电视将增长到93%。

在智能家居方面,随着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等智能单品的爆发,多个智能家居平台的建立,智能家居系统也在不断完善,逐渐向系统化集成拓展,预计未来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大,进而拉动智能控制器的增长。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的数据分析预测,2016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达到593亿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866亿元,同比增长46.06%。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2800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9.01%。

1.2.2汽车电子智能化提升,智能控制器成为关键

智能控制器作为电子自动控制核心部件,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概念的兴起,以及由特斯拉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革命的推动和渗入,汽车电子开始从汽车行业的后台逐渐走向前台,智能控制器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增速最快。从用途来看,汽车电子可以分为四大类:动力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通讯娱乐系统与整车电子系统等。其中涉及到诸多系统级别的控制类应用,这些相关应用都伴随着汽车销量的增加和汽车电子化的趋势而进一步扩大相关智能控制器的市场空间。

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电子化对近30年的汽车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70%的技术创新与汽车电子直接或间接相关。据相关数据预测,未来到2030年汽车智能化趋势将汽车电子占总车成本提高到50%左右。

1.2.3工业控制市场大力发展,智能控制器充分受益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自动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的产量一直保持在年增长20%以上。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市场,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2014年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销售收入3,304亿元,同比增长11.78%。在工业控制领域(如智能污水处理、热泵以及伺服控制与变频运动控制等)应用的智能控制器也逐渐开始走向前线,预计2020年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将达4,800亿元。

现在,由于在工业控制中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制造业开始向数字化转型。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逐步提升,主要呈现三个趋势:智能化、可靠性的提高、以及节能减排以实现高效生产。行业专家表示,工业控制的智能控制器的提高,使得控制系统对周遭环境的感知变得更加敏锐精确,从而确保了数据远距离传输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帮助控制系统更好地发送指令。

2、智能控制器专业分工已成,以OEM和ODM为主

2.1智能控制器厂商已走向——专业、分工、独立

早先,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比较分散,往往依附于某个细分产业,作为整体产品中的一个附属部件而存在。依据国际发展经验,智能控制器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专业化分工是必然趋势。所以国际知名厂商(如西门子、惠而浦、创科实业等)主要走品牌运作、技术研发和销售渠道路线,并注重专业化分工,逐步将智能控制器等配件交给专业厂商生产。这种趋势目前也已经拓展到国内的大型家电厂商(如海尔、美的与格力等)与工业企业(江特电机、三一重工等)。随着终端用户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智能控制器产品的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也不断上升,智能控制器已走向专业(产品技术与功能不断提升)、分工(规模效应专业分工)和独立(形成独立的产业链)。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研发更专业。在智能设备中如初期研发、智能模块等的成本不容小觑(其中研发试错中还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与物力甚至到研发成本的60%—70%)。而对于专门针对智能控制器开发的厂商在技术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沉淀基础(研发经验),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研发拓展更为迅速,成功概率高。

2)反应更迅速。下游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专业化的智能控制器厂商产品品类丰富,对于合作伙伴协作灵活性和反应速度高,专业的智能控制器厂商在信息沟通效率、及时交货和快速响应等各个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3)成本控制强。智能控制器的生产工序多,工艺复杂,加强生产管理以降低生产成本、稳定生产质量、提高生产率是非常重要问题。专业的智能控制器厂商专注于智能控制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积累了多年的专业生产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生产过程控制及检测优势。另外,专业化的智能控制器厂商单品类产品可以对应多个品牌终端,只需要对特定品牌需求定制化适配,大大减少了智能控制器重复研发和适配的工作量,在研发和生产领域更具有规模效应。反过来分析,倘若下游厂商自行研发和生产控制器,终端出货量没有达到一定数量级,自行研发生产智能控制器在研发投入、技术人员工资、物料成本等各项成本会很高,远远超过专业化的智能控制器厂商。

2.2低端OEM自动化生产趋势已成,降低成本力度大

OEM是英文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s的缩与,中文译名是“原厂产品委托生产”。在OEM过程中,存在着合作双方:品牌厂商和外协厂商,品牌厂商利用自有品牌、销售渠道、核心技术、将非自己擅长的生产环节交给别的企业去做、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外协厂商根据品牌厂商的要求提供产品。

在OEM方式下,智能控制器厂商是处于外协厂商的地位。客户在研发、设计软件的基础上,提出拟生产产品外观的样式及规格,交由智能控制器厂商生产制造。这种方式的生产,主要适用于低端的较为成熟的智能控制器市场(如一些简易小型家电、机械定时控制器等)。通常智能控制器所需的原材料、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等基本相同,只需根据应用产品的不同要求设计生产相应的智能控制产品。

OEM将生产与后端客户联动,按照实际要进入总装车间的产品顺序,有关的零件及时直接送到总装的工位上,按照工业自动化流程生产,可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产生较好的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力度大。这种业务生产模式来自于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的需求,销售模式销量主要取决于下游电子设备制造商,技术支持也相对简单。因此,OEM方式是以不需要太多技术支持的普通电子配件为主,利润主要靠产品销量来驱动。

但是长远来看,我们认为OEM的方式虽然容易步入行业,但会导致激烈的恶性竞争,形成的利润也较低;另外,过多的OEM,会使企业仅仅停留在企业链的最低端,无法发展自身的知识产权和品牌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

2.3中高端ODM自主研发高质量控制器提升毛利

ODM是指根据客户提出的功能需求,公司负责设计和制造,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这类模式下智能控制器厂商的议价能力会更强,客户黏性更高,毛利率也随之提高。目前,智能控制已逐步融合了联网化和智能控制需求,对供应商研发要求大幅提升,这种技术壁垒和研发资本上要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有利于自我研发能力强的企业抢占市场份额。

一般来说,智能控制器的ODM研发流程是以市场及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终端产品特征,统一对市场需求及下游客户进行信息收集,并根据市场情况对技术研发进行可行性分析及立项做出整体项目方案设计,研发中心及各研发部根据研发团队优势进行具体设计(如设计过程包括硬件、软件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设计进行相关技术开发与测评工作安排,并由产品团队配合研发中心有针对性的推进技术研发进程,最终完成产品技术测试、试产及量产。

现阶段功能模块拓展与控制技术升级会对ODM设计与研发能力上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般ODM智能控制器的生产工艺与研发设计的流程如下:

我们认为,电子产品的组装生产工艺基本上已成熟,是门槛较低的行当,而研发设计越升为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一个产业链中,智能控制器的研发设计环节会成为制高点,抓住这个环节的ODM厂商将拥有特殊的优势,并获得最高利润。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