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市场改革
技术问题似乎比较容易解决,相比之下系统内部固有的约束就更令人生畏了。
中国的能源部门在设计之初就通过经济激励措施鼓励燃煤电厂的发展。目前中央政府提供的煤炭补贴是可再生能源的两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称,煤炭依旧是中国主要的电力来源,2015年燃煤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67%。
即便中国已经立志降低对煤炭的依赖,但短期内上述情况不太可能改变。
地方政府部门担心,过分轻率地淘汰煤炭发电会在短期内造成经济损失、失业等问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地方政府甚至不惜以阻碍可再生能源增长为代价支持燃煤电厂的发展。
2015年,中国电力消费整体仅上涨0.5%,创数十年来新低。不断下降的用电需求和过剩的产能正在威胁着燃煤发电厂的生存,因此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以云南省为例,该省虽然拥有全国最为丰富的水资源,但其旱季(每年10月到来年4月)的水力发电量会出现明显下降。幸运的是,那里旱季多风,所以很少出现弃风问题。
然而,云南省政府依然决定向风电厂征收费用,用于补贴挣扎求生的燃煤发电行业。可再生能源行业认为政府实在多此一举,该举措将会使弃风问题进一步恶化。
“可再生能源要对地方经济有直接贡献,装机容量要顺利并入电网,通常得花4到5年时间;而燃煤电厂只要启动生产就能给政府带来大量的税收收入,”彭澎说。
对很多省份而言,迅速带来税收收入这一点诱惑着实太大,他们无法抵挡。
更糟糕的是,燃煤发电的定价低于风电或太阳能发电,即便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边际成本非常低。
业内人士认为,燃煤发电的定价并没有考虑到燃煤电厂的环境成本。
“燃煤发电的定价为每千瓦时0.45元,但这一价格没有包含废料处置的成本。燃煤发电过程中用到了大量的水。例如,北京市的供水中就有一大部分来自南水北调工程,实际成本接近每吨30元。燃煤发电定价过程中如果考虑到这一因素,那价格还会比可再生能源低吗?”彭澎指出。
业内人士希望看到:可再生能源与煤炭能源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
目前,燃煤电厂每月可与当地电网或用电负荷中心全额结算电力费用,而风能和太阳能电厂仅拿到三分之一的款项。某些极端情况下,剩余的费用可能会被拖欠两到三年。
国外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缺乏能源现货市场。
安德斯˙霍夫指出,在美国,由于可再生能源的边际成本极低,电力系统总会优先配送可再生能源,其原因正是在于美国拥有流动性极强的能源现货市场。
国外观察人士发现,国内认为可再生能源居然比煤炭能源更贵的观点很奇怪。
建立绿色调度系统是关键
建立绿色配电系统,优先配送可再生能源电力,这是中国建立有效的能源现货市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2015年9月,中国在一份中美元首联合声明中首次宣布,将推动“绿色电力调度”,优先调用可再生能源发电。
3月31日《巴黎协定》正式签署仪式在纽约举行的前夕,两国元首再次发布联合声明,进一步确认了这一承诺。
在这份声明中,中国承诺加强绿色低碳政策的执行,严控公共投资流向高污染、高排放项目。
德国的经验很好地证明了绿色调度系统的作用。有了这一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将会成为电网运营商的首选,只有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部接入电网之后,运营商才会选择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能源。
库尔曼说,德国目前的立法草案明确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弃电率必须控制在3%以下,而政府将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限发电量提供至少95%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