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垃圾发电"灰幕"调查:单个项目千万公关费给了谁?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闫笑炜  2015/12/25 16:20:09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从东莞出发,沿环城路西行约30分钟,即可经过小镇横沥,继续行驶约5公里,则可看到一座封闭的厂区。在微风中,黄蓝双色的司旗伴随国旗猎猎作响;厂区门口,烟尘、二氧化硫等排放信息滚动播放,厂区的锅炉烟筒冒着烟气,来往的垃圾车卸料时发出的轰鸣,打破厂区特有的宁静。

这里就是珠三角最大垃圾发电项目——横沥垃圾焚烧发电厂所在地。它隶属于粤丰集团的东莞市科伟环保电力有限公司,今年9月,这里刚刚完成循环流化床升级水冷振动炉排炉的改造。

上世纪80年代末,从深圳落成第一家垃圾发电厂开始,国内垃圾发电的淘金序幕被缓缓打开。伴随着日益增长的垃圾和填埋场的逐渐饱和,垃圾发电渐渐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垃圾处理方式。从那时起,垃圾似乎多了一个身份——一方面它是城市里急需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另一方面,它是循环经济,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能以最经济、直接的方式,源源不断的提供电力。

但似乎任何一个产业都摆脱不了的命运,经历了约十年的黄金时期,围绕垃圾发电的争议也愈演愈烈,披着“循环经济”外衣的垃圾堆场,一方面被质疑恶意套取国家垃圾处理补贴资金,另一方面,也不断因环保问题被屡次推向舆论风口浪尖。

11月下旬,记者赶赴国内多处垃圾发电项目调查得知,真实的垃圾发电产业,正如位于横沥镇的垃圾发电厂一般,美好的外表下,掩盖了灰色的利益链条和鱼龙混杂的潜规则。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