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15年3月,中发9号文出台,正式拉开电力体制深化改革的大幕,11月,电改配套文件出台,电改深化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伴随着电力市场的构建、市场化电价的形成、特别是售电侧开放,对计量行业既是机会,更多的也有挑战,这里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电改政策及配套文件的基本内容
目前已经出台的电改政策及相关配套文件,主要是中发9号文和6个配套文件,其核心在于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通过核定独立输配电价、组建相对独立的交易机构、培育多元售电主体、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等手段,建立电力行业市场化运行机制,形成政府转变职能和加强电力监管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电力市场。
电网企业营销业务的变化
售电侧开放以后,电网企业原有的营销业务将分为两个部分,有两种不同的盈利模式:
基础服务:即根据政策要求,基于原有的营销业务体系,向用户提供报装、计量、抄表、结算、维修、95598电话等各类供电服务。这类服务是公平无歧视的向所有市场主体开放,受到严格的政府监管,其业务成本也需要进行厘清,不能与其他业务混淆。
市场化售电服务:面向市场化竞争的售电服务,从原有的营销业务体系中分离,并建立“防火墙”,做到独立法人、财务独立、场地独立、人员独立、信息独立。市场化的售电业务与基础服务是严格独立的,并受到政府监管,其监管力度按照“特殊类型售电公司”执行。
原有的电网计量部分变化不大
原有的电网营销业务中,计量相关业务的变化不大,主要是两个部分:
计量装置安装、检定和维护:保持现有电网企业法定授权计量检定体系,由电网企业负责所有用户及各类结算关口计量装置的购置、检定、安装、调试、运维业务,有关成本纳入输配电价。但是这部分成本的核定以及发生都会受到严格的监管,短中期看对计量行业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