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当前,我国已进入速度变化、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电产业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总布局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构想,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为引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努力建成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
李庆奎
发展方式抓好“压”和“保”
增强竞争力
“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电力工业既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也将迎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猛,发电总装机目前已达14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发电企业对投资建设和社会用电高速增长的过度依赖,因此在经济放缓、产能过剩、发展转型和环境倒逼等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速度正由过去的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发展的动力由主要靠规模带动向质量效益提升和改革创新驱动转变,发展的空间也将由专注国内向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由此,我们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有保有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快结构调整。新常态下,能源结构将呈现出多元化、低碳化、智能化和分布式等特征,在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环境保护等多重因素约束下,新增电力需求将主要由清洁低碳的非化石能源来提供,以碳基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将被打破。发电企业必须顺应这一发展潮流,聚焦发电主业,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新能源,积极有序发展大型流域水电,优化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煤电。此外,要把分布式能源发展放到优先位置。今后几年,燃煤发电后续发展空间将愈来愈小;水电可供开发的优质资源已经不多,且开发难度大、建设成本高、环保约束严。而且,随着技术突破和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调,分布式靠近终端、能效高、经济性好、有利于能源战略安全的优势逐渐凸显,成为未来电力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国家建立市场竞争环境下合理的分布式电价形成机制,促进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