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公布六大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为积极推进电力改革,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中国电力新闻网推出“电改时间”系列专题,采访专家学者和电力企业负责人,畅谈对新一轮电改的认识体会。今天推出记者采访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曹寅的文章,敬请关注。
记者:《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您认为有效竞争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益处?
曹寅:我认为所谓的有效竞争,就是让落后产能能够被优秀产能淘汰掉,同时又符合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能源生产端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化和低碳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及在公开市场上进行竞争,从而促进高排放、低参数的机组淘汰。
当前,电站发电上网小时数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进行管理,但对优秀机组的满发,落后机组减少其发电小时数是不利的。在一个“放开两头、管住中间、促进竞争”的电力市场大背景下,以市场为平台,以价格为杠杆,让优秀机组把落后机组淘汰掉,无论通过价格竞争还是服务竞争都可以做到。
记者:《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将逐步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但试点方案不搞一刀切,允许适当体现地区特点。您认为不同地区可以有哪些不同特点?
曹寅:当前,贵州和云南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均已获得发改委批复。在贵州,先期选取了贵安新区和兴义两个地方,提出了不同改革方向。如兴义提出构建煤、电以及下游用电产业的一体化发展策略,这是贵州在积极引导自身优势的煤炭资源,扶持发展政府倾斜的行业,如精细化工、电解铝等。因此,像贵州这样一个试点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其典型性和特色性,不仅是按照省份也是按照省份下面的地区来进行划分。如贵州、山西、陕西、内蒙古以及新疆等煤炭资源富余的省份,都在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希望通过煤炭生产电力从而扶持下游产业发展。
最近,发改委发文严令各省份不能乱批乱建火电项目,尤其山西、贵州等省份。从国家角度出发,既要考虑各省的特色,又要考虑全国一盘棋,这样才能使各省根据各自特殊性有序发展行业,又不会因电力供给严重过剩造成市场混乱。
总体而言,我认为,贵州、内蒙古等省份应重点发展发电侧市场竞争,因为通过发电侧市场竞争可有效带动一些用电行业发展。上海、深圳、江苏、浙江等能源消费基地应重点鼓励用户侧发展,如售电以及基于售电的节能、电力供应链金融以及其他“售电+”的一些服务。建议下一步应在供给富余地区重点推进发电侧改革,在消纳核心地区重点倾斜用户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