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观点】充电桩将陷困境?用户自主换电模式才是未来(图)(5)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能源互联网  作者:慈松  2015/11/25 11:56:30  我要投稿  

自主换电模式也是打通动力电池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唯一方法

电池组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核心,其性能和成本对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单体电池的品质差异性和传统固定连接的电池成组方法极大影响了电池组的系统效率,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受限于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材料成本及安全性的相互掣肘,电动汽车的电池实际上在3-5年间就需要更换,而退役动力电池的巨大价值无法充分利用。在电动汽车领域,我们必须正视电池组只能使用其20%甚至更低比例可用容量的事实,这也是电动汽车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目前电池组的成本占到了整车成本的50%以上。此外再加上电动汽车使用时间远远小于闲置时间、缺乏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有效手段等因素,造成了目前电池资源的巨大浪费。

其实单从技术层面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单体做的已经非常好了,充放电循环寿命可以达到5000-10000次,物理寿命达到10-20年,单体电芯的成本下降非常快(目前已低于1块钱/瓦时)。目前我们真正缺乏的是电池应用的系统级技术,真正把电池单体变成一种可流通资源的技术,其深层次的驱动力是由于电池已经从过去的耗材变成了一种新的可作为能量载体的固定资产。

从应用的角度看,每一个电动汽车用户都关心自己车上的电池组性能和状态。然而用户真正关心的是什么?用户其实并不关心电池内部工作机理和电化学特性,而是电池组充放电效率、经济性、安全行和可靠性等用户体验参数。对于一般用户而言,电池就是能装能量的容器(类比瓶装水和桶装水,又如充电宝)。因此我们需要从C端重新审视电池应用模式和展望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未来。自主换电模式可以支撑作为能量容器的电池能量块来承载能源无处不在的美好愿景,可以支撑电池在更细的时空颗粒度下进行复用和重组。在自主换电模式中,电池的属性将不再由厂家赋予,而是由用户赋予,通过用户需求的正交性进行高密度的复用和梯级利用,从而真正实现了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最大化和电池行业的产业链贯通。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