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我国“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这是新时期能源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为深入学习贯彻《建议》,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推动能源革命不断取得新成果,中国电力新闻网推出“深入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展望十三五能源改革发展”大型系列宣传专题,采访专家学者,畅谈学习贯彻《建议》的认识体会。今天,刊发本网记者专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的文章,敬请关注。
记者:《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请您谈一谈电力行业如何贯彻这个发展理念。
王志轩: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对“全面”的最好诠释。电力行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关键是要从整体全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不能把五大发展理念割裂开来,防止“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效应。电力行业经过几十年尤其近十多年发展,不论从规模上还是发展质量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经济新常态和电力新常态,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些基本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较为突出的是电力供需矛盾由短缺向相对过剩转变,使电力行业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向电力行业内部矛盾扩展,发电与电网、发电与发电之间的矛盾扩展。在环境与发展矛盾上,由常规污染物约束为主向低碳和水资源等约束上转变,使火电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矛盾、西电东送与就地平衡的矛盾、煤电与气电发展的矛盾、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与分布式电力发展的矛盾、电力清洁化与电网安全的矛盾以及电力改革预期的电价下降与电力清洁化带来的成本提高的矛盾都越来越尖锐。解决以上矛盾,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出发,将五大理念落实到具体指标、具体行动上来。从解决电力行业各种现实矛盾来看,我认为,五大理念的关键点是“协调”,这个协调包括政治要求与法律政策的协调,国家和地方利益的协调,政府部门间权力及权利的协调,行业内各企业主体利益的协调等。没有协调,其他四大理念难以真正落实。
记者:《建议》提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节能环保、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目前,我国节能环保、电力装备、新能源产业的现状和技术水平如何?怎样进一步推进?
王志轩:从通用电力节能环保产业、电力装备、新能源产业看,我国总体上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一些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特高压输电技术世界领先,核电、水电、新能源发电、火电机组部分技术国际领先。从进一步推进上看,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要突破核心技术,否则会造成中国产业化发展看起来很美,但与效益不成正比,或者看起来建设期费用不高,但运行期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