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是未来我国配电网建设改造的重点内容,也是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变“被动报修”为“主动监控”的主要手段。这是一项技术密集型措施,其中在配电网线路自动化改造中应用的新技术主要包括网络式保护、分布式故障自愈、分布式能源接入监控、电能质量监测以及无线4G通信技术等;在配电自动化主站方面应用的新技术主要包括信息集成、大数据分析应用、数据总线等技术。
广东电网各供电局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也形成了有特色的经验,例如中山的“三分-两自-一环”,以及佛山的“主干网故障快速定位、分支线路故障就地切除、用户故障不出门”等实践经验。以中山供电局为例,截至2013年6月底,公用10kV主干线路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100%,实现了中山配电网设备的全景展示和全面覆盖。电缆线路配电自动化投运后非故障用户复电时间减少了62%,架空线路非故障用户复电时间减少了99.4%;用户故障停电时间逐年下降,2014年全口径用户故障平均停电时间为0.38h/户,故障平均停电持续时间为0.63h/次。
图3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配电网自动化投运前后效果对比
3.2带电作业
纵观广东电网历年停电时间构成,预安排停电时间占较大的比例。为更好践行“服务永无止境”的服务理念,减少用户的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率,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是一项有效手段。带电作业是指在不间断供电的情况下采用绝缘工器具或等电位作业方式,间接或直接接触带电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和测试的一种不停电作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