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过数据处理技术解决数据的兼容性问题。本系统通过制定数据公共模型库,对来自于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规范编码,并通过数据清理、加工和计算等技术完成各类指标数据、业务数据在公共模型库中的转化与存储,从而解决了来自于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兼容问题。公共数据模型技术组建设计见图4。
图4公共数据模型技术组件设计
目前系统涵盖了来自生产管理、电网调度、用电信息采集及营销等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性、电压、频率相关数据,且在公司系统各单位均稳定运行。
3)对象化并行计算。系统通过对象化并行计算框架,构建了多维度、全方位、可视化的展现框架,解决了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时缓存和计算能力的问题。针对磁盘IO瓶颈造成的性能问题,系统采用了对象化内存建模方式,实现资源数据的对象化缓存;同时为了解决有效解决单台服务器缓存和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基于资源对象属性的多维度数据水平划分技术,实现数据的水平拆分;为了提高任务处理效率,系统采用对象化任务封装和子任务拆分机制,实现任务的分解与调度。
经试验,对中压可靠性指标统计1.8亿条记录,141个指标进行统计,所消耗的时间为5.6s,相比传统数据库架构,性能提升800倍。
4、供电可靠性管理提升实例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覆盖了国家电网公司总部、5家分部、27家省(直辖市)公司、328家地市公司、1959家县级公司、新源公司和运行公司,建成了总部、省、市三级的监控体系。系统涵盖了自2005年以来的可靠性、电压、频率相关数据,其中中压用户593.9万,110(66)kV及以上13类输变电设施256万,城市供电电压监测点约5万个,中压用户停电事件1.8亿条,电网电压数据1.2亿条,供电电压数据1289万条,全网输变电设备资产信息5大类数10万多条。并且实现了电网频率、电网电压、输变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小时级监测。彻底转变了国家电网公司传统的可靠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电能质量数据的作用,为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奠定了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