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十月,夏季用电高峰刚过。记者发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关于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提出进行需求侧响应的试点已在佛山、苏州、北京三地落地。
所谓需求侧响应,是指用电企业根据市场价格和奖励政策等因素,调整其用电强度的行为。2015年10月24日,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需求侧响应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市场上供应侧和需求侧都应该有响应,才能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效率,促进供求平衡。在实践中,上述三个试点城市实现了削减负荷的总目标。下一步,需求侧响应将在全国推广,并逐步衍生出一个巨大市场——电能服务市场。
详看需求侧响应
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9号文)正式下发,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电力改革的大门,《通知》即是其第二个配套文件。在这一文件中,明确了将在今年夏季和冬季的用电高峰和供应紧张期间实施需求侧响应,并首次明确将在佛山、苏州、北京和唐山四地先行试点。
从7月起,佛山市率先实行了需求侧响应,共有三十多家用电企业和能源服务商参与,削减电量达到4.1万千瓦。同一天,苏州市也进行了需求侧响应,共有约25家用电企业和4家服务商参加,响应负荷为24万千瓦。8月12日,北京也有18家服务商和73个用电企业加入其中,响应负荷为7万千瓦。据了解,唐山市也对这一试点进行了充分准备,计划在冬季用电高峰期启动响应。
需求侧响应有利于实现削峰填谷、保障电网稳定运行,而且与之前的“错峰限电、拉闸限电”形成了鲜明对比。
多年来,我国电力供应的常态是“供应紧张”,而近几年的供电宽松局面却难得一见。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为保障电网正常运行,一直实行的是“错峰限电、拉闸限电”方式。这一方式的特征包括,发电企业不断增加装机容量,供电企业则通过行政手段制定详细用电计划,以确保有序用电。对于用电企业而言,则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
需求侧响应则完全打破了这一逻辑。其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将主动权交给用电企业。凡是主动参与到需求侧响应的用电企业,都要事先提交申请,并在实施响应期间主动限制用电。对于工业用户而言,曾鸣说:“因为他们用电量大,用电成本在他们整个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比较大,所以他们更关注降低自身用电成本,也更关注需求侧响应。”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启动需求侧响应的原因包括电源供应不足导致的供电紧张、冬季和夏季出现供电紧张、以及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出现负荷过高的情况。为了保障电网有序运行、缓解供电紧张,就有必要启动需求侧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