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虽已缺失多年,但电力规划一直备受关注。《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指出,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存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各类规划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表现为“各类专项发展规划之间、电力规划的实际执行与规划偏差过大”。为此,9号文要求“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那么,过去10年间规划缺失主要导致了哪些问题?根源何在?前车之鉴,“电力统筹规划”又该如何强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专访了原电力工业部规划计划司司长王信茂。
规划缺失问题突出
记者:2002年电改启动时,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为3.57亿千瓦,2014年达到了13.6亿千瓦,净增12亿千瓦。可以说,取得突出成绩。但同时也有观点认为,2002年的电改存在一个很大问题,即在厂网分开后电力工业整体怎样健康发展。
王信茂:5号文的确有这样一个弱点。在厂网分开后,电力发展规划这一机制该怎么加强呢?5号文没有涉及这个问题,是一个空缺。在后来成立的11个投资主体中,只是在国家电网公司组建章程和国务院批复文件里提到,受国家主管部门委托,国家电网公司可以编制电网规划。所以,在过去10多年里,电力规划方面出的问题比较多。
5号文更注重市场化和电力行业如何拆分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整体行业来讲,电力规划对于电力行业统一、协调、有序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规划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信茂:主要表现在国家电力发展总体规划的缺失,具体表现一是电源和电网发展不协调,二是部分省(区)电源发展规模远超国家电源规划,而国家电源规划目标也随意调整。
例如,从“十一五”开始,风电、太阳能发电发展迅速。由于电力统一规划机制的缺失,使得新能源发电和传统能源发电发展不协调,新能源发电与电网发展不协调。部分地区的电力发展规模,与中央制定的相关规划不衔接。
记者:那应该由谁来制作这个规划?
王信茂:规划是政府的职能。在5号文推动的改革、转型中,政府自己的转型不到位、没有担负起责任。在出现的问题中,政府主管部门往往不够严于律己,却把责任推给了企业。
例如,“十一五”、“十二五”都没有公布电力发展规划。期间,国家制定了能源发展规划,电力作为其中一部分,只有非常粗线条的概述,在电力发展上起不到指导作用。上述厂网不协调问题根源也在于此。
另外,在规划实施上也比较落后,不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方式,而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里出了问题,就在这打个补丁,那里出了问题,就在那打个补丁,主管部门为此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