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国家2016~2020年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幅度基本上是适宜的,问题是地方政府不该再给二次补贴。”6月11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采访时特别强调地方二次补贴过度的问题,
作为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充电基础设施委员会的牵头人,张进华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国际现状以及可借鉴的经验,梳理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央政府考虑的退坡机制基本上已经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增量成本,如果地方再给二次补贴,政策叠加之后,就会强度过大。强度过大造成的问题是竞争不充分,造成产品良莠不齐。”张进华强调,国家层面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南即将出台。
众所周知,与充电基建密切相关的是顶层的政策设计,补贴政策首当其冲。2020年之前,充电运营服务自身是不可能盈利的,必须要有政策的扶持。
张进华呼吁,中国对车辆补贴的强度远高于国外,对基础设施的补贴强度远低于国外。在中央没有对基础设施补贴的情况下,地方资金可以更多地用到基础设施建设上,甚至可以用于考虑用户二次电池更换的补贴。
随着中国电动车推广力度的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愈发突出,诸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痛点、国家和地方补贴的差异化、充电基建统一标准的重要性、到底要统一什么标准、如何发挥汽车产业外的力量等事关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问题,需要政府和业内逐一给出明确答案。
充电基建是中国的优势
记者: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国家电网放开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大量资本涌入,但是他们又看不到盈利的模式,现在城市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是汽车企业,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张进华:充电基础设施是由电动车发展而带来的新业态,电动车和传统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基础设施的变化,油跟电本身的特性是不一样的,充电和加油的模式是不一样的。虽然电动汽车在全球的发展已经有很长时间并经过几次起伏,但大规模应用是近期的事,这是全球共同的难题,不是中国特有的,所有国家都认为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起步期一个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从国际比较来说,很多人认为基础设施会变成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障碍,因为国外更多的是一家一户,充电条件好一点,中国更多的是集中居住,条件差一些,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相反中国的基础设施不会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障碍,反而可能成为我们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