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冯庆东:能源互联网将实现信息与能源深度融合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电器工业》杂志    2015/6/26 9:09:55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能源互联网”就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大论坛,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采用互联网思维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当互联网遇上能源会有怎样的效果呢?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能源互联网”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具有哪些特征?它的功能定位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专访了国网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庆东博士,他从当前的能源发展形势出发,对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及其与智能电网的关系等做了严谨的阐述。

记者:请您谈谈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及其架构。

冯庆东:对于能源互联网,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严格的定义,讨论过程中也有一些争论,这是正常的,但是,我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描述,下定义时不要忘了被定义对象的本质属性。我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能源互联网的认知会越来越清晰。另外,能源互联网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事物,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也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丰富与完善。

我们对能源互联网的理解是: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电力系统为基础,以接纳可再生能源为主,采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ICT),通过需求侧的各种能量管理系统(EMS)及分布式能源设备实施广域优化协调控制,实现冷、热、气、水、电等多种能源互补,提高用能效率的智能能源管控系统。

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主要分为主干网、广域网、局域网。能源互联网以分布式能源、微网等能量自治单元为局域网,采用开放对等的信息——分布式自治架构,实现能量的双向、按需传输动态平衡,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能源互联网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即将制定,力争三个月左右完成,最迟年底,同时成立中国能源互联网联盟。据悉,大型发电集团、电网公司、民营互联网企业及研发机构、新能源车企和高校将参与该联盟。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这将会对今后的能源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冯庆东: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说,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复杂交互式网络与系统,为了保证能源互联网科学发展,健康发展,需要首先做好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及技术成熟度,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示范工程作为切入点,分步实施,总结经验,测试认证。在实施的过程中,推进速度不宜太快,示范工程不宜太多,应注重实效,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具体来说,能源互联网实施的切入点:主要有“三点四面”。

三点:以需求侧管理、节能、分布式能源(含微网)为切入点。根据技术的成熟度,目前建议采取能源的全监测、全计量、选择性控制,初步实现电源、电网、负荷的协调。能源互联网需要理性思考,不要过分的炒作概念,建议在全面、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明确能源互联网特征与功能定位,实实在在地去解决问题。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