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智能交通发展至今,各地采集的数据浩如烟海,这些数据存在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亟待处理和挖掘。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交通也许真的可以“智能”起来。
不过,交通大数据只是一系列图和表,交通工程师也只是参谋,政府才是决策者。大数据与管理如果不能携手同行,智能也只能在云端打转。
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湖北监利段倾覆之前,最后形成的航迹监测线路和状态信息来自一个叫作宝船网的平台。通过宝船网,东方之星从起航到出事地点都被全程观测,直到最后的9点31分21秒。
智能交通发展至今,各地采集的数据浩如烟海,这些数据存在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亟待处理和挖掘。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交通也许真的可以“智能”起来。
不过,大数据虽然支撑着智能交通的前行,但其发展道路上难免要历经磨难。
给城市交通一个希望
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不仅是挑战,更是对传统模式的突破。“现在涌现出了滴滴打车、快的以及易到用车,引起一些恐慌,但或许这种恐慌会倒逼一些不合理现象的改变。”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告诉记者。
比如通过滴滴打车平台可以看到全国各个城市每天的交通情况,包括车辆行驶情况、路网情况以及打车需求情况等。
“我们运转时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北京24小时内的车辆分布情况。”通常人们认为北京每天早上6点到8点间的高峰路段是三环、四环,但是滴滴、快的打车技术副总裁朱军介绍,数据显示机场高速才是高峰路段;下午1点,对出租车司机来说什么地方生意最好?统计显示是金融街,这里每天有很多人在这一时段赶往机场。“这些收益都依托于大数据平台。”
滴滴打车利用大数据平台更好地分配并合理利用了已有资源,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只有掌握全局,才能控制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