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燃料不同,可分为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化石能源分布式电源主要包括内燃机、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常规燃油发电机和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主要包括小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此外还包括垃圾发电。
分布式电源一般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一是装机规模小型化,国外大多定义为兆瓦级及以下,而我国则扩展到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站和煤层气发电。二是布置分散就近化,采取分散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国外大多定义为就近消纳,而我国则进行了延伸,如国内小水电大部分分布在边远山区,即使是5万千瓦及以下规模,大多也要外送几十甚至上百千米来消纳,煤层气发电也有此现象。三是自发自用化,分布式电源主要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四是能源利用高效化,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充分利用了各种废弃物、余热余压余气和煤矿瓦斯等,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天然气的分布式电源,大多采用热电冷多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利用效率在国外超过80%,在我国也要求在70%以上。综上分析,根据发改能源[2013]1381号文定义,我国分布式电源已经在典型的分布式电源基础上,延伸到小型化的分散式电源范畴,可以看成是广义的分布式电源。国际分布式电源发展情况纵观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历程,电力工业始于分布式电源供应,在经历了从分布式供电到集中式供电之后,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分布式供电方式又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重视,目前形成了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翼齐飞、两轮齐驱的发展格局。
一个多世纪以前,托马斯˙爱迪生建成的世界上首个供电系统的发电厂,就可以视为分布式电源,因为发电厂建在用户附近,直接向用户供电,所发电力就地消纳,装机规模小。随着爱迪生在“交直流之争”中败给主张交流的乔治˙西屋后,通过高压交流输电,电力可以输送到更远的地方,发电厂不用再建在用户附近,发电厂同时为大量不同类型用户供电成为可能。这种更多的用户、更加均衡的电力负荷以及适度的输电损耗,能够使得建造大型发电站和利用输电规模优势来降低电价和增加收益。进入上世纪,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变得越来越大,电网的送电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到1903年,塞缪尔˙英萨尔才仅将蒸汽发电机单机容量提升到5兆瓦,而四分之一个世纪后,最大的新型发电机单机容量已经到了20万千瓦。上世纪六十年代期间,最大新型发电机单机容量已经从50万千瓦发展到超过12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