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业内人士否认,当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还是依赖地方政府,可以说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仍是一个政府主导的行动。从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的设计、投资、建设以及数据集成和互融互通,以及后期的运营等方面,都涉及到政府与企业的合作。
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谁来出钱和运营。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支付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部资金是不太可能的,特别是在43号文出台以后,地方政府资金更为紧张。
目前提得较多的也就是PPP模式,神州数码的肖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的运营和建设,主要是通过成立一些合资公司持续运营,这具有长久生命力,也保证了服务商能持续提供高质量服务。他说,PPP可以让参与方获益,是好事情,但很复杂,需要明确对方的投入、角色和产出分配,神州数码正在研究和实践如何在中国做好PPP模式。目前他们做的张家港项目,即与地方政府达成了PPP合作。
汪凡认为,PPP的践行,关键是要让民间资本看到盈利预期,愿意参与;而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项目,很多盈利模式暂不清晰,另外各方参与者应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尽量将细节也考虑到,遵循市场契约精神,总体来说需要有大政策环境,另外也需要企业有资金实力和长远眼光。
在武汉,烽火科技和光谷建设投资公司就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协议,践行PPP模式,二者通过合资成立专业公司等方式,推动“智慧光谷”建设与运营管理。
双方通过评估项目性质、成本投入、项目市场及预期收入,确定具体的经营模式。合资公司承接偏向民营便于开展营业性经营,市场前景可预期的项目,合资公司投入建设,并进行后期运营。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双方出资相差不大,烽火方面看重智慧城市运营后期的市场,企业未来的盈利模式以及许多具体方案均尚在探索中;烽火方面希望,光谷的实践也为将来在其他城市铺开树立样本,以拓展更宽泛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