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目前发电企业对于进入售电业务的态度积极吗?
曾鸣:五大发电、地方发电企业等都比较积极。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即有的发电企业对于9号文的理解可能出现了偏差。例如,有的电厂计划专门为其周围几十公里内的用户架设电网直接供电。
记者:这是典型的“魏桥模式”?
曾鸣:对。山东某电厂有8台机组,现在就计划拿出4台机组来做这件事。但这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会造成不公平、重复建设、环境污染、逃避交叉补贴。其中,交叉补贴问题极为突出。该模式势必导致优质用户被瓜分,谁还愿意为剩余的相对较差的用户供电呢?
记者:这的确是个问题。如何解决?
曾鸣:首先要明确一点,交叉补贴的问题只能逐步解决。为了测算交叉补贴到底需要多少钱、谁补贴谁的问题,我们在交叉补贴问题较为突出的贵州省做过相关课题。我们发现,如果钢铁企业不再承担交叉补贴,而是选择大用户直购电,那么其电价会降低、生产成本会下降,企业竞争力和产品销售量会提升,进而推高当地GDP和税收,并间接转变为居民收入,从而增强居民的电价承受能力。按照我们的计算,大约还需要29亿元的补贴资金。在大用户直购电全面放开之后,因无法通过高电价来取得交叉补贴资金,所以需要国家事先准备29亿元的资金,并将其放在明处,由暗补改为明补,进而慢慢解决交叉补贴问题。
最难解决的还是交叉补贴
记者:9号文是利好分布式能源的,那么发电企业会不会进一步介入分布式领域?
曾鸣:对,一定会。这不光是发电问题,还是分布式能源的发展问题。过去都是集中式,现在搞分布式,政策应该给予鼓励。
当前很多新建园区都可以建分布式,即自发自用,余量上网。需要注意的是,“兜底性的售电公司不要参与竞争性业务;不允许竞争性售电公司架设电网,用户工程除外”的说法,并不适用于分布式,因为分布式能源需要架设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