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储能电站的全球发展现状分析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2015/5/6 10:22:12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始于2014年的全球原油价格风暴,至今仍未平复。其使得石油输出国的财政赤字暴涨;石油消费国迎来机遇;伊核问题出现新转机,也让人们再次体味到石油那足以撬动全球经济的巨大能量。

事实上,就能源行业来说,新的技术完全可以在一夜之间“颠覆”全球。以水力压裂法为例,其开创了一场“页岩革命”,使得当下的石油行业发生了巨变。同样,储能技术也具有极大的潜能,足以改变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

众所周知,太阳能和风能用来发电,并不一定能赶上用电高峰期,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长期受到储能问题的困扰。释放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关键就在于储能技术。如果像日本和沙特等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的国家,大力消减石油消费,转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并配以适当的储能技术,那么每天就可抵消全球400万桶的原油使用量。这个数据等同于全球石油消费的4.5%,也相当于引发了原油价格风暴所增加的石油产量。

另外,储能技术展现出环保效益也十分惊人。其可以让太阳能和风能完全取代煤炭和天然气。就像水力压裂法基于石油行业一样,应用到电网上的储能技术会让全球经济出现一次飞跃。花旗银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到2030年应用到全美电网上的储能技术所产生的商业影响就可为美国每年增加4000亿美元的税收。

当然,美好的前景也需要辅以巨大的投资。以电动车为例,其中电池的造价占整车造价的1/3,技术的一次次革新也会让生产成本一次次降低,最终使电动车和燃油汽车相差无几。如果算上改造传统汽车以达到尾气排放标准所需的费用,电动汽车的造价会更低。艾迪技术咨询公司预计,到2024年新型电动车的销售量可以增长3倍达到每年1000万辆,销售额可达1790万亿美元。

在提及对电动车的市场预测时,仅仅是“如果”和“可能”,会让很多政策评论家和企业观察家产生质疑。而如今,中美两国对电动车的前景进行了一场“豪赌”,在过去不到5年的时间里已经投入了数以亿计的美元,两国都誓要在2015年前实现100万辆电动车在路上的壮举。这一目标现在来看仿佛是在“吹牛”一般:截至2014年底,中美两国共销售电动车总量不足35万辆;著名的特斯拉公司2014年12月的销售数据也仅为4.7万辆。

仅对电池而言,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储能效率不尽如人意,都让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热情陷入谷底。美好的前景需要科学的进步来支撑,储能技术也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高效的电池

同其他重大的技术相比,电池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首块蓄电池是1800年瓦特发明的;1859年普兰特发明了铅酸蓄电池,后者如今仍在燃油汽车上广泛使用;直到1991年索尼公司才生产第一块商用锂电池。

如今,“超级电池”的难题还是要解决如何安全地使锂离子在电池中高速往复运动,且电池的造价要合理。在电池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进步来自于商业蓄电池的制造商和电动车制造商。成功的车载电池必须要克服几个大障碍:让汽车行驶得更远,使汽车提速更快,电池的寿命要更长,并且永远不会起火,价格还要更合理。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