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还无法满足所有这些标准,特斯拉似乎满足了其中大部分,但是成本却没有满足要求,所以它只能占有高档消费市场。离开政府的支持,这一步是不可能实现的。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曾承诺,从他上任的第一天起到2015年前,美国要拿到全球蓄电池市场份额的40%。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部分,他一下子投入24亿美元,用来研发蓄电池和电动车,为此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能源部每年都要划拨5000万美元。奥巴马还对购买电动车的用户给予每台7500美元的津贴。
其他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法国、挪威、西班牙和英国,也都对购买电动车实行免税政策,韩国更是对每购买一台电动车补贴1.35万美元,日本要求2020年前日产汽车中电动车要达到半数,并免除一切税款。
降低价格
今年,日本东北电力公司正计划在电网上使用世界最大的储电设备,该公司在仙野市建设一台40兆瓦的储电设备用来储存太阳能和风能所发电力。东芝公司出售的这台设备相当于每千瓦时花费5000美元,行业分析师认为这个价格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与传统发电竞争价格的20倍。好消息是,用于电网的大型储电设备正在降价,预计到2020年可实现每千瓦时230美元到500美元。那时,储电技术将达到一个转折点,在电网上可以同煤电、油气发电展开竞争。
无论人们如何渴望能源存储的实质性发展,全球污染仍不能很快地完全摒弃化石燃料发电。目前,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和美国南部,太阳能发电已经实现了无补贴竞争,但这是离网用电与电网购电相互搭配。如果这些地方的太阳能发电配备储能设备,实现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那么其用电成本将高于电网。
法维翰咨询公司预测,未来10年内,亚洲将在电网用储能技术上实现一次大飞跃,这得益于基础设施的布局。美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储电方面也不甘示弱,加州政府表示,在2022年前,1300兆瓦的储电设施将完成安装。爱迪生公司将以特哈查比市为试点,为5000个风力发电机组安装32千瓦的电能存储设施。
赢家和输家
在每一次能源变革中,必定会出现赢家和输家,储能技术发展的最大受害者就是煤电,石油则是另一个输家。也有人说,储能市场的发展只不过是补贴政策所造成的虚假现象。埃克森美孚公司曾表示,储电设备的发展前景十分黯淡,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仍将面临如今的困扰,即电池价格昂贵和并网难。该公司断言,到那时太阳能、风能和生物燃料发电合起来也只能供应不到全球发电总量的4%,也就是说储能在电网中几乎没有发展余地。
美国前能源部长朱棣文曾公开表示,公用电力设施和化石燃料发电将无法继续保证电力公司的盈利模式。他认为,发电厂很快就会被分布式发电所替代,10年内美国居民将为储电设备支付1万到1.2万美元,同时有80%的时间退出电网用电。这种分布式发电系统一般可以节省在用电高峰所付电费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