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提出卖电厂、建电网的广东电力建设基本策略,也就是基本方向,现在来看也符合如今改革的基本方向。针对广东电力企业建设一方面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另一方面又缺乏大量资金的情况,我提出“卖电厂建电网”:让电厂建设社会化,通过市场化的电厂建设促进电源建设,而卖电厂的钱又可以帮助电网建设。
当时我们卖了几个重要电厂,包括沙角B电厂、黄埔电厂、云浮电厂,采用的是公开拍卖的形式。这种政府卖电厂且用公开拍卖方式进行乃是全国首例。我们先拍卖的是沙角B,我印象中价格在每千瓦6000元左右。拍卖是完全公开化的,我们委托了拍卖行发布拍卖公告,动员企业参加。 “卖电厂建电网”符合后来电改的基本方向,是厂网分开和竞价上网的前奏,为广东电改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二,推动厂网分开。广东率先进行的厂网分开并不容易。当时有很多人不赞成,但卢瑞华比较坚决,李长春也支持。在省委常委会讨论时,我历数了厂网分开的好处及不分的不利,会议最后决定分开。这个过程总体比较顺利,电力系统对厂网分开也没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因为改革非但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反而增加了一套班子,分别成立了粤电集团和广东省电网公司。
广东的这次厂网分开比较彻底,广东省电网只留下了一个抽水蓄能电站,甚至当时我提出抽水蓄能电站也是可以分离的。晚间用电便宜点,白天用电贵点,通过经济手段完全可以满足电力调度需求。国外的电网没有抽水蓄能电站,不是照样可以调峰?但由于有些同志对电网的安全、调度的安全仍存疑虑,尤其是抽水蓄能电站还保障着核电运营的安全,因此就留了一个。总体上,广东的厂网分开没有后遗症,这对后来推动国家电网改革都相当有利。
第三,推动电网上市。厂网分开后,按照国外输电网公司的模式,“网”可以上市,用来募集更多资金进一步壮大。于是我请了中金公司来做广东电网的上市前期工作,直接厘清了广东电网的资产,确认了电网的盈利水平,提出了输配电价改革方案。电网公司不依靠买电、卖电获取购销差价收入,电网就相当于高速公路,我们给其确定了合理的回报率,定了过路费。这是国际上的一种通行做法,一旦突破,输配分开和竞价上网就有了基础。这个方案在小组已大体通过,但由于国家提出组建南方电网的事,广东电网上市的事最后还是功亏一篑了。
第四,竞价上网。既然厂网分开了,电厂投资主体多元化了,竞价上网就是一个必然要求。当时已拟定了广东省竞价上网的基本方案,该方案已经不是一个内部方案,而是一个公开征求意见的方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