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设施与公共设施相结合,可满足用户最大的需求;充电设施和停车设施相结合的最大优势是实现土地资源零边际成本的投入。另外,停车设施软件的服务、停车设施的人员管理运维、未来城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都可以和充电设施运维管理实现结合。充电设施在软硬件结合方面,将极大降低服务成本。充电服务和信息服务相结合,将带来更大的空间。通过这三个结合,将为电动汽车用户创造超越加油站的新价值和新体验。
充电设施专用性、分散性、灵活性的新特征已经在美国充电设施建设布局当中有明显体现。
根据2013年11月一份对美国3700余名电动汽车用户的调查结果,用户有90%的充电需求是通过家庭或单位的专用充电设施满足,仅有10%的充电需求是有公共充电设施满足,专用充电设施的作用十分突出,同时说明充电设施模式本身和加油站不一样。
截止2014年8月底,美国共有公共充电服务站8459处,对应充电桩数量为20456个,平均没出公共充电服务站点所配置的充电桩数量小于3个,充电服务站点平均造价尽在3万美元左右。美国公共充电设施发展体现了分散性与灵活性特征。其单站规模普遍初期较低,根据市场增长再逐步增加充电桩数量,有效降低了初期投资。
实际上,在美国,充电服务网络公共平台的作用超过了充电投资方。目前美国充电服务市场已经形成了ChargePoint公司一家独大的局面,该公司的商业模式与淘宝网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它并不直接拥有充电设施的产权,只是为用户和充电设施业主提供一个公共开放的平台以及相应的软硬件服务。
截止4月, ChargePoint公司的充电服务网站已经覆盖了超过1.6万个充电桩,在美国公共充电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0%。充电业务的互联网特征已有所显现,充电服务网络平台公司的主导作用已经体现。
基于三个结合理念,根据用户不同需求特征,未来充电服务可分为三大商业模式。
一,专用设施。公交、物流、租赁、出租等集团用户的专用设施,以及有固定停车位私人用户的专用设施,可用EPC、BOT工程建设运营模式。虽然目前投入环境和规则尚不清晰,但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在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