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充电设施拥有加油站所不具备的新特征,可以通过扬长避短建立比较优势。由于电力具有分布广泛、灵活安全等独特优势,使得充电设施拥有三个新特征:一 专用性;二 分散性;三 灵活性。
首先,用户家中就有充电桩,这是加油站做不到的。其次,充电设施是分散的,不需相对集中建设。另外,与加油站不同,充电设施不必一次性建完。充电站可以逐步建设,给投资带来极大的灵活性,从而大大降低投资的风险。
而充分利用好充电基础设施的新特征,有望显著提升充电业务的竞争力。专用与公共充电设施相结合,意味着更低的外出补给频率和更低成本,从而获得比燃油车更好的便捷性与经济性。同时,结合已有停车设施按需、分散、灵活配置充电设施,可大幅降低充电设施建设成本与土地资源占用,提高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应注意的是,充电业务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加油站业务,具有更强的互联网经济特征。信息服务是提高电动汽车用户充电便捷性的必然要求。加油站仅关注加油站位置信息不同,充电站的充电设施数量与占用状态、预约功能等信息也非常关键。完善的信息服务是克服充电桩相比加油站的短板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对充电和信息服务的较高需求意味着更大的增值服务空间。充电设施业主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寻找用户,而用户也需要借助平台寻找充电设施。
由于电动汽车用户本身属于高价值用户,加上充电时间较长,且涉及资金支付、与用户消费关联度高,附加在充电服务之上的增值服务的想象空间也非常大。
探讨充电设施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走出“加油站模式”思维定势的影响,通过实现专用设施与公共设施相结合、充电设施与停车设施相结合、充电服务与信息服务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复用土地资源、降低充电服务成本,完善充电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