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天然气发电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是实现天然气消费比例提升规划目标的有效途径,而这需要解决一系列行业问题与现实障碍
宏观发展环境问题
(一)政策问题
目前,我国天然气发电产业已初具规模,2013年气电装机容量已达4668万千瓦。但国家至今尚未出台任何与燃气电厂优势相符的配套政策,燃气发电产业处于政策法规缺失状态。已投运的燃气机组,由于气源不同而导致气价各异,上网电价也由各省自定,燃气电厂带来的社会效益,包括对电网调峰、管网调节、节能减排、工程节约土地、节水和环保的贡献,还无法在市场中充分体现。随着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的不断攀升和国内天然气价格的上调,天然气发电的市场竞争力会进一步减弱。如果没有新的清洁能源理念和思想及政策支持,天然气发电产业将很难继续发展,燃气电厂难以生存,进而影响我国的天然气发电产业。因此,天然气发电产业的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全方位支持和创新的配套政策来保障。
(二)成本问题
天然气发电作为一种清洁优质的能源利用方式,对缓解当前我国严峻的环保形势有利。但是,气源和气价依然是限制其发展的根本因素。由于目前没有针对天然气发电的环保价值而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或补贴政策,使得其较难与常规能源竞争,根本发挥不了节能环保作用。以煤电为例,按照目前天然气与煤炭的比价,燃煤电厂的单位燃料成本仅为燃气电厂的一半,但是燃煤对空气的污染、占地大、用水量大、破坏臭氧层等环境成本等方面并没有计算进入市场成本,较高的发电成本导致天然气发电较煤电没有竞争优势。未来天然气价格改革将会进一步推高气价,天然气发电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技术问题
我国尚没有掌握燃气轮机制造核心技术,能力仅停留在与国外合作生产,而且很多关键部件仍然依靠进口,不仅设备价格居高不下,并且在投资燃气机组方面也会受到国外主机厂商制约。国外的燃机不断改进技术,辅助系统升级换代更新较快。比较而言,国内燃气发电机组研发制造落后于市场需求,在高效低耗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机组研发方面,还存有技术障碍。天然气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亟待增强核心设备研发力量,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提高国产化水平。此外,机组的维护、检修也需要聘请国外专家,这增加了燃气电厂的经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然气发电机组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