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罗•埃斯波西托认为,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智慧城市模式。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因而也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比如,有的城市更关注社会生活,有的更关注艺术生活,有一些是海港城市,还有一些城市处于后工业化阶段,这些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将以前的工业化城市变成更加适合人类居住的后工业化城市。
要实现上述多样化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显然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手段,而是需要市民的参与。据了解,意大利北部的布雷西亚市的智慧城市设计,科技部分只占33%,更多的是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交流。
事实上,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硬件意义上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软件层面的城市,通过市民的参与,共同制定成立管理的政策。
对此,上述专家指出,在此过程中“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必须探索和指标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误区和认识进行矫正和澄清。必须认识到,智慧城市引领的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它是低碳、智慧、幸福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认为,今后推动智慧城市有两个重要的驱动力,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而且,智慧城市带来的改变不仅限于理念范畴,它将使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公共服务、政府决策、市政管理、社会民生等方面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变革,其关键在于高效政府服务体系即智慧政府的建设。
“政府是一个城市的‘大脑’,建设智慧城市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智慧政府。智慧政府先行,全面带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智慧化建设。智慧化正在成为现代政府发展的新趋势。智慧城市下的政府可以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提高城区管理能力。”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首席规划师郑爱军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