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探索正当时
值得引起关注的是,和所有的热点领域一样,如今的“智慧城市”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也愈发呈现“虚火过旺”的态势。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当作数字城市的新包装,被企业营销牵着鼻子走,智慧城市建设被盲目贴标签的行为更是广为诟病。
对此,童腾飞总结认为,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其一为盲目跟风,没有抓住智慧城市的本质;其二,囫囵吞枣,将各类与智慧城市有无关系的都纳入智慧城市范畴;其三,以偏概全,抓住一点之后,忽略其他方面。诸多现存的问题,如条块分割,信息孤岛,重复建设,数据分散等问题,根本上讲是由于政策统一协调与部署上的缺乏,社会参与不够,市场主导作用发挥不足造成的。除此之外,在资金上,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以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根据全球各项排名,可以看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相对落后:目前中国宽带排名世界98位,物联网传输刚起步 ,法律和标准规范相对滞后。
除了上述的“硬件”缺失,在智慧城市快速扩容的同时,关于发展模式的问题也被广泛探讨。有专家认为,并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但未来随着智慧城市发展,会逐渐衍生出广义智慧城市和狭义智慧城市两种思路。
所谓的广义智慧城市思路推崇智慧增长理念的全面推广,在发达国家城市,尤其是欧洲城市得到了比较普遍的接受。以维也纳为例,就强调将智慧增长理念贯穿于整个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追求长期的发展之路,而非短期的技术炫耀。在此实践中,高技术含量和“无技术含量”的创新方案同样受到欢迎。
相较此种思路,狭义的智慧城市发展思路强调技术导向的具体应用,在新兴经济体城市中比较通行。其特点是一方面应用可见、示范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同社会实际需求的吻合度和应用平台的可拓展可复制性难以得到保证。采取技术解决方案为主,重点是具有现实应用的可能,能够在短期内形成产业拉动效应。
目前,在中国,一提起智慧城市,人们往往会联想起物联网、云计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在欧洲智慧城市相关专家看来,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科技。
“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意味着不仅仅要把技术看作是人类社会的先进手段,还要通过技术让人类社会发展得更加智慧。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为的是达成人类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但手段本身不能作为目的。” 欧洲智慧城市项目协调员莫罗•埃斯波西托指出。